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致病菌和典型表现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致病菌和典型表现

2025年10月16日 12:36:57
病情描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致病菌和典型表现

医生回答(1)
  • 杨彦芳
    杨彦芳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向他提问

    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致病菌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部位常为咽部、皮肤,经1-3周潜伏期发病,典型表现有血尿(几乎所有患者有,部分呈肉眼血尿)、蛋白尿(多数轻中度)、水肿(首发,多眼睑颜面,严重全身)、高血压(约80%,轻中度)、肾功能异常(初期一过性滤过率降、尿量少、肌酐尿素氮升,后渐恢复)。

    一、致病菌

    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的致病菌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咽部、皮肤等。例如,咽部感染多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中的M型等特定型别菌株引起,皮肤感染则常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中的49型等菌株导致。一般来说,感染后经过1-3周的潜伏期才会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不同年龄人群感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的几率有所不同,儿童相对更易发生咽部感染进而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而皮肤感染在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生,不过儿童皮肤屏障相对较弱,也有一定感染风险。

    二、典型表现

    (一)血尿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血尿,其中约40%-70%的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或烟灰水样等。血尿的产生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红细胞漏出。血尿的严重程度在不同个体有所差异,儿童患者的肉眼血尿可能相对更易被察觉,但具体程度因个体感染及病情不同而不同。

    (二)蛋白尿

    多数患者有轻、中度蛋白尿,一般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0.5-3.5g之间。蛋白尿的出现是因为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滤过增多。不同年龄患者蛋白尿程度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若病情处于活动期,蛋白尿可能相对成人有一定特点,但总体遵循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导致蛋白质漏出的机制。

    (三)水肿

    水肿常为首发症状,多见于眼睑及颜面,晨起时较为明显,严重时可波及全身。水肿的发生主要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有关。儿童患者由于组织疏松,水肿可能相对更易蔓延,且儿童活动量相对较大,水肿可能对其日常活动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四)高血压

    约80%的患者会出现高血压,一般为轻、中度升高。高血压的发生与水钠潴留引起血容量增加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患者高血压程度可能不同,儿童高血压若控制不佳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等,需要及时关注血压变化。

    (五)肾功能异常

    初期可出现一过性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尿素氮轻度升高。随着病情好转,肾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功能的变化对其长期健康影响需要关注,若肾功能异常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对肾脏发育等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