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除湿气的穴位有哪些

除湿气的穴位有哪些

2025年10月16日 12:46:38
病情描述:

除湿气的穴位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高叶梅
    高叶梅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络穴,有健脾化痰祛湿作用;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合穴,能健脾利湿;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承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能振奋阳气、祛湿通络,它们都对祛湿有重要作用,可针对不同人群和湿气相关病症发挥调理功效。

    一、丰隆穴

    1.位置: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1寸。

    2.作用原理: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有健脾化痰祛湿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刺激丰隆穴可以调节胃肠蠕动,促进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从中医经络理论角度看,它能沟通脾胃二经之气,使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水湿得以运化。例如,在一些针对湿气重导致的肥胖、肢体困重等病症的临床治疗中,丰隆穴常被选用。

    二、阴陵泉穴

    1.位置: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2.作用原理: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是健脾利湿的要穴。脾主运化水湿,阴陵泉能健脾益气,促进水湿的运化和排泄。研究发现,刺激阴陵泉可以调节机体的水液代谢,增强肾脏的排泄功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比如对于因脾虚湿困引起的水肿、腹泻、白带量多等湿气相关病症有良好的调理作用。无论是儿童因脾胃功能较弱出现的湿气重导致的消化不良,还是成年人因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当引起的湿气问题,阴陵泉穴都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三、足三里穴

    1.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2.作用原理: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也是养生保健的常用穴位。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等作用。刺激足三里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使脾胃对水谷精微的运化和水湿的代谢功能正常。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如老年人脾胃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出现湿气重的情况,通过按摩或艾灸足三里可以起到健脾祛湿的作用;女性如果因体质原因湿气较重,足三里穴也能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它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间接有助于抵御湿气入侵。

    四、承山穴

    1.位置: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2.作用原理:承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刺激承山穴能够振奋阳气,促进湿气的排出。它对于缓解下肢的湿气阻滞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对于因湿气重导致的下肢沉重、酸痛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的人群,容易出现下肢气血运行不畅、湿气积聚的情况,按摩承山穴可以促进下肢的气血循环,祛湿通络。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以通过适当刺激承山穴来缓解相关湿气问题,但儿童在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引起不适。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