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膜性肾病,其病理特征如何问
什么是膜性肾病,其病理特征如何
-
膜性肾病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各年龄段发病有差异,儿童少见、中老年高发。光镜下早期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增厚,随病情进展结构渐变,中老年需鉴继发因素;免疫荧光可见IgG和补体C3呈颗粒样弥漫分布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电镜下见上皮侧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及钉突样结构,不同分期电镜表现不同,其病理特征对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价值,临床综合多方面病理表现制定诊疗计划,不同因素影响下病理表现有细微差异但核心是基底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沉积致增厚等改变。
病理特征
1.光镜下特征
早期光镜下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结构逐渐发生改变。一般来说,肾小球细胞数量通常无明显增多,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不明显,但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系膜区增宽情况。对于中老年患者,需要注意与其他继发性膜性肾病的病因相鉴别,比如是否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感染(如乙肝病毒感染等)或肿瘤等情况,因为不同病因导致的膜性肾病在光镜下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总体以弥漫性基底膜增厚为主要表现。
2.免疫荧光检查特征
免疫荧光可见免疫球蛋白G(IgG)和补体C3呈颗粒样在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沉积,通常呈现弥漫分布的特点。不同个体之间沉积的强度可能有所不同,通过免疫荧光检查可以帮助明确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情况,这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膜性肾病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一些继发性膜性肾病中,免疫荧光的表现可能会有一些特殊之处,如乙肝病毒相关的膜性肾病可能会有乙肝病毒标志物的阳性等情况。
3.电镜下特征
电镜下可见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有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这些电子致密物之间常有基底膜样物质形成的钉突样结构,早期钉突比较短,随着病情进展,钉突会逐渐增粗、增长,最终可能会使基底膜呈现双轨征等改变。电镜下的这些特征对于明确膜性肾病的病理分期非常关键,不同分期的电镜表现不同,这对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早期电镜下主要是上皮侧少量电子致密物沉积及短钉突形成,而晚期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基底膜病变和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等情况。
膜性肾病的病理特征对于其诊断、病情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临床医生会综合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等多方面的病理表现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合适的诊疗计划。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下的膜性肾病患者,在病理特征的表现上可能有一些细微差异,但总体的病理改变核心是基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的基底膜增厚等改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