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洗澡时耳朵进水了

洗澡时耳朵进水了

2025年10月16日 11:24:19
病情描述:

洗澡时耳朵进水了

医生回答(1)
  • 雷文斌
    雷文斌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耳朵进水后可用单脚跳跃、头偏向进水侧单臂牵拉、用干净棉签吸取等方法处理;可能引发感染、耳鸣或眩晕等问题,感染需及时就医用药,耳鸣眩晕严重也需就医;可通过使用耳塞、注意洗澡洗头姿势、避免水中长时间浸泡来预防耳朵进水,儿童相关操作要轻柔安全。

    一、耳朵进水后的常见处理方法

    1.单脚跳跃法:将进水的耳朵朝下,同侧腿单脚跳跃,利用重力让水流出。比如,右侧耳朵进水,就用右脚单脚跳跃几次,一般重复几次后水可能流出。对于儿童来说,要注意跳跃时的安全,避免摔倒。

    2.头偏向进水侧单臂牵拉法:身体直立,头偏向进水耳朵一侧,然后用同侧的手掌往后上方牵拉耳朵,同时同侧腿跳跃,借助牵拉耳朵改变耳道角度,促使水流出。比如成人左耳进水,就将头偏向左侧,左手往后上方牵拉左耳,同时左侧腿跳跃。儿童操作时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损伤耳朵。

    3.使用干净棉签轻轻吸取:可以用消毒后的棉签轻轻伸入耳道,注意不要深入过深,稍微接触到水后慢慢将水吸出。但要注意棉签的清洁,且对于儿童,不建议自行用棉签清理,以免操作不当伤到儿童耳道。

    二、耳朵进水可能引发的问题及应对

    1.引发感染:如果进水后耳朵出现疼痛、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情况,可能是引发了感染。这是因为水留在耳道内,为细菌等微生物提供了滋生环境。对于儿童,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感染影响,一旦出现上述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成人若出现感染症状也应及时处理,避免感染加重。

    2.导致耳鸣或眩晕:少量水在耳道内可能会引起短暂的耳鸣或眩晕感。一般随着水流出,症状会逐渐缓解。但如果持续不缓解或症状较重,也需要就医检查。对于有耳部基础疾病的人群,如中耳炎患者,耳朵进水更容易加重病情,引发更明显的耳鸣、眩晕等症状,这类人群更要注意避免耳朵进水,一旦进水出现不适要及时处理。

    三、预防耳朵进水的方法

    1.使用耳塞:在游泳、洗澡等可能让耳朵进水的活动前,佩戴合适的耳塞。对于儿童,可以选择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柔软耳塞,确保佩戴舒适且能有效阻挡水进入耳朵。

    2.注意洗澡洗头姿势:洗澡时可以将头稍微仰起,或者让他人帮忙冲洗,避免水直接冲向耳朵。洗头时可以用手堵住耳朵或者将头偏向一侧,减少水进入耳朵的机会。儿童洗澡洗头时,家长要特别注意姿势的调整,防止水进入儿童耳朵。

    3.避免在水中长时间浸泡:长时间在水中浸泡会增加耳朵进水的风险,所以游泳等水中活动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对于儿童,更要注意不要让其在水中浸泡过久,防止耳朵进水引发不适。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