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

2025年10月16日 20:39:17
病情描述: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

医生回答(1)
  • 霍则军
    霍则军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有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方法,具整体调理、副作用少优势,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病史者治疗时各有注意事项。

    针灸推拿

    针灸: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等穴位。中脘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可调理脾胃气机;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下合穴,能健脾和胃、扶正培元;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从而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痛、胃胀等症状。现代针灸学研究证实,针灸能调节胃肠蠕动,影响胃液分泌等,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推拿:医生通过揉按腹部、捏脊等手法,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揉按腹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胀等不适;捏脊对于小儿慢性胃炎患者可能有较好的调理作用,通过刺激背部的经络腧穴,调节脏腑功能。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优势

    整体调理: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不仅关注胃部局部的病变,还考虑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阴阳平衡等。例如,对于因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功能的慢性胃炎患者,中医治疗在疏肝理气的同时兼顾脾胃的调理,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副作用相对较少:与部分西药相比,中药及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的副作用通常较少。例如一些治疗胃炎的西药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而中医治疗手段相对较为温和,对机体的不良影响较小,尤其适合长期调理的慢性胃炎患者。

    不同人群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小儿脏腑娇嫩,在进行针灸推拿治疗时,应选择较为轻柔的手法,穴位的刺激强度要适中。中药内服时,药物的剂量需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进行严格调整,避免使用对儿童胃肠道有较强刺激或不适合儿童的药物成分,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口感,方便儿童服用。

    老年患者:老年人脾胃功能多有减退,在中医治疗时,中药的炮制方法和用药选择要考虑老年人的体质特点。针灸推拿时,要注意操作的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刺激。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选用中医治疗方法时,要充分考虑与其他疾病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进行中医治疗时需注意。例如,在月经期间进行针灸,要避免针刺腹部的一些敏感穴位,以防引起月经不调等情况;中药内服时,要考虑药物对月经的影响,对于有活血化瘀作用较强的药物,在月经期间应谨慎使用。

    有基础病史患者: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慢性胃炎患者,在采用中医治疗时,要综合评估治疗方法对基础疾病的影响。比如,采用针灸治疗时,要注意针刺部位和深度等,避免对基础疾病产生不良影响;中药内服时,要避免使用与基础疾病治疗药物有冲突的药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