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M肾病是指什么问
IgM肾病是指什么
-
IgM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一种病理类型,特征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M为主免疫球蛋白沉积,发病机制与感染、遗传等有关,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靠尿液检查和肾活检病理检查,治疗包括一般、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IgM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感染因素可能是一个诱因,某些细菌、病毒等感染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激活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另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有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其家族中可能有类似疾病的患者。
二、临床表现
1.年龄与性别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较为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
2.症状表现: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有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尿,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肉眼血尿发作时尿液颜色可呈洗肉水样等;还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少量蛋白尿时可能无明显不适,大量蛋白尿时可出现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高血压,随着病情进展,高血压可能逐渐加重。
三、诊断方法
1.尿液检查:尿常规检查可见血尿、蛋白尿等异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评估蛋白尿的程度。尿沉渣镜检可见红细胞形态异常,多为变形红细胞,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
2.肾活检病理检查:这是诊断IgM肾病的金标准。通过肾穿刺获取肾脏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检查,可见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M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光镜下可见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等病理改变。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对于有水肿的患者,要注意限制钠盐摄入,根据水肿程度调整水分摄入;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药物,如存在大量蛋白尿且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能会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这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蛋白尿,还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对于病情较为严重、进展较快的患者,可能会用到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案,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由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IgM肾病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指标、肾功能等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IgM肾病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与IgM肾病的相互影响,药物的选择要兼顾对IgM肾病的治疗和基础疾病的控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加重肝肾功能负担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