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脾虚的推拿手法问
宝宝脾虚的推拿手法
-
针对宝宝脾虚的小儿推拿方法,包括补脾经(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健脾胃补气血)、揉板门(揉大鱼际平面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摩腹(以肚脐为中心摩腹调气机促蠕动)、捏脊(从长强穴到大椎穴反复操作调理脏腑健脾胃),还提及推拿时要注意动作轻柔等事项,宝宝脾虚严重时应及时就医,推拿是辅助非药物干预方法且要考虑个体差异。
一、补脾经
1.操作方法: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旋推患儿拇指末节罗纹面,操作约100-300次。
2.原理及作用:脾经为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旋推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可改善宝宝脾虚导致的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情况。因为从中医理论来讲,脾经经穴操作能调节脾胃的气血运化功能,现代研究也提示通过刺激脾经穴位可影响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等,对脾虚宝宝的脾胃功能有调节作用。
二、揉板门
1.操作方法:用拇指端揉患儿大鱼际平面,操作约100-200次。
2.原理及作用:板门穴位于大鱼际处,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对于脾虚宝宝出现的食积、腹胀等有改善作用,从中医角度是通过调节脾胃的气机来发挥作用,现代研究也表明该操作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等,有助于改善脾虚相关的消化功能问题。
三、摩腹
1.操作方法:以患儿肚脐为中心,用掌面或四指摩患儿腹部,频率约每分钟100-120次,操作5-10分钟。
2.原理及作用:摩腹可调理脾胃气机,促进胃肠蠕动。对于脾虚宝宝常见的腹胀、消化不良等有改善作用。中医认为通过摩腹能调节中焦脾胃的气血运行,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现代研究显示摩腹可刺激肠道神经,增强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吸收,从而改善脾虚引起的相关症状。
四、捏脊
1.操作方法:患儿俯卧,术者两手半握拳,两食指抵于脊背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然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长强穴起,一直捏到大椎穴,反复操作3-5遍。
2.原理及作用:捏脊能调理脏腑功能,尤其对脾胃有很好的调节作用。通过捏脊可刺激背部的膀胱经等经络穴位,从而调节脾胃的气血阴阳,起到健脾和胃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捏脊可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胃肠的消化功能等,对脾虚宝宝的整体体质调节有帮助。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宝宝进行推拿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力度适中。因为宝宝皮肤娇嫩,骨骼肌肉等组织发育尚未完善。要选择合适的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宝宝受凉。如果宝宝皮肤有破损、感染等情况则不宜进行推拿。而且在推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若宝宝出现哭闹剧烈等不适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同时,推拿只是一种辅助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如果宝宝脾虚情况较严重,如出现严重的腹泻、营养不良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不能单纯依赖推拿,要充分考虑宝宝的个体差异等因素来实施推拿操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