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做肾穿刺有后遗症吗

做肾穿刺有后遗症吗

2025年10月16日 19:14:46
病情描述:

做肾穿刺有后遗症吗

医生回答(1)
  • 张昱
    张昱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肾穿刺活检术是采取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肾脏疾病病理类型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方法,可能出现肉眼血尿、肾周血肿、感染等“后遗症”,有降低风险的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护理等措施,肾穿刺总体安全,受益大于极小风险。

    肾穿刺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及相关情况分析

    出血相关情况

    肉眼血尿:多数人会出现短暂的镜下血尿,部分人可能出现肉眼血尿,一般1-2天内可缓解,这是因为穿刺针损伤肾组织导致少量出血,通过机体自身的凝血等机制可逐渐恢复。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肾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但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术后密切观察,大多数肉眼血尿也能较快恢复。

    肾周血肿:较小的肾周血肿一般无明显症状,可自行吸收;较大的肾周血肿可能会有腰部胀痛等表现。一般通过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可逐渐吸收,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在严格操作下发生率通常低于10%。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发生肾周血肿的风险会增加,所以在肾穿刺前会常规评估患者凝血功能,有异常者会先纠正凝血功能后再考虑是否行肾穿刺。

    感染相关情况

    肾穿刺后感染发生率较低,一般在1%左右,多为肾周脓肿等。主要是因为皮肤等部位的细菌通过穿刺通道侵入肾脏周围组织引起感染。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在肾穿刺前后会采取措施预防感染,如术前严格皮肤准备、术后应用抗生素等(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使用指导)。

    其他少见情况

    损伤其他脏器:极个别情况下可能会损伤邻近脏器,如肝脏、脾脏等,但通过规范操作可大大降低此类风险。儿童由于肾脏位置相对较高等解剖特点,在肾穿刺时需要更精准的操作来避免损伤邻近脏器。

    降低肾穿刺“后遗症”风险的措施

    术前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出血倾向、感染情况、基础疾病等。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需先纠正血小板至合适水平;对于有感染病灶的患者,需先控制感染后再考虑肾穿刺。

    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如凝血功能、血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评估肾脏大小、位置、血流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时机和穿刺方法。

    术中操作

    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精准穿刺,尽量减少对肾组织的损伤和对邻近脏器的影响。

    术后护理

    卧床休息:术后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儿童由于好动等特点,需要家长更好地协助约束,防止过早活动导致出血等并发症。

    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以及尿液颜色、腰部症状等。定期复查血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肾穿刺总体来说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出现严重“后遗症”的概率较低,患者不必过度恐慌。在专业医生的操作和严密监测下,肾穿刺能够为明确肾脏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其受益往往大于可能出现的极小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