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肾病会有低蛋白血症吗

肾病会有低蛋白血症吗

2025年10月16日 10:11:11
病情描述:

肾病会有低蛋白血症吗

医生回答(1)
  • 张昱
    张昱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肾病有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其机制包括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致蛋白大量丢失、蛋白质合成减少,不同肾病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病均可引发,低蛋白血症会致患者水肿、免疫功能受影响等,对儿童影响生长发育,对老年患者加重营养不良等且需谨慎治疗。

    一、肾病导致低蛋白血症的机制

    1.肾小球滤过膜损伤

    当肾脏发生病变时,例如肾小球肾炎等疾病,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可以阻挡大分子蛋白质的滤出,但在病理状态下,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会大量从尿液中丢失。以肾病综合征为例,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这是导致低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肾病综合征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往往明显增高,可达到3.5g/d以上,大量白蛋白的丢失使得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

    2.蛋白质合成减少

    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场所,虽然肾病患者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可能会增强,但如果肾病病情较重,长期的疾病状态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导致蛋白质合成相对不足。此外,患者可能存在食欲减退等情况,从食物中摄入蛋白质减少,也会进一步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加重低蛋白血症。

    二、不同肾病与低蛋白血症的关系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如微小病变型肾病,多见于儿童,其发病机制与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等因素有关,大量蛋白尿是常见表现,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膜性肾病也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同样会因为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导致白蛋白大量丢失,进而引发低蛋白血症。

    2.继发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继发性肾病,随着糖尿病肾病病情的进展,会出现蛋白尿,逐渐发展为大量蛋白尿,从而导致低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肾病,也会因为肾脏的病理损伤出现蛋白尿,最终引起低蛋白血症。

    三、低蛋白血症对肾病患者的影响及特殊人群情况

    1.对肾病患者的一般影响

    低蛋白血症会导致患者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水肿,水肿可出现在身体多个部位,如眼睑、下肢等,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同时,低蛋白血症还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而感染又会加重肾病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2.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患肾病出现低蛋白血症时,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低蛋白血症会导致儿童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而且儿童的肾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肾病导致的低蛋白血症可能进展较快,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治疗。

    老年患者:老年肾病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时,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机体的修复和代偿能力较差。低蛋白血症可能会加重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状况,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为低蛋白血症会影响血液的流变学等情况。同时,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治疗方案,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多器官功能衰退等情况对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