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感冒和急性胃肠炎问
胃肠感冒和急性胃肠炎
-
胃肠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有胃肠道及上呼吸道症状,儿童易发病;急性胃肠炎多由细菌等引起,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儿童易脱水。两者可通过症状、检查诊断,分别对症治疗护理,还可通过不同措施预防。
一、症状表现
胃肠感冒:除了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外,还常伴有发热、鼻塞、流涕、头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腹泻一般为稀水样便,次数相对较少。儿童患者可能因发热出现精神不佳等情况,由于病毒感染可能影响食欲,儿童进食量会明显减少。
急性胃肠炎:主要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腹泻次数较多,可为稀便、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一般无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发热程度因感染病原体不同而异,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发热相对明显,儿童急性胃肠炎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如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
二、病因分析
胃肠感冒:病毒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胃肠道繁殖,引发胃肠道炎症,同时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引发胃肠感冒,在季节交替时,儿童活动范围变化大,接触病毒机会增多,易发病。
急性胃肠炎:细菌感染是常见病因,如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儿童可能因食用不洁的零食、生冷食物等感染细菌;化学物质中毒,如误食有毒物质;药物刺激等也可引起,儿童如果误服某些有刺激性的药物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
三、诊断方法
胃肠感冒:根据患者的症状,如有上呼吸道症状伴胃肠道症状,结合血常规检查,一般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可初步诊断,还需排除其他引起胃肠道症状的疾病。儿童诊断时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近期接触史等。
急性胃肠炎:通过病史询问,了解饮食情况等,粪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等,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体,儿童急性胃肠炎需要重点评估脱水程度等,通过观察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尿量等判断脱水情况。
四、治疗与护理
胃肠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等,儿童发热要谨慎使用退热药物,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呕吐、腹泻严重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一般病程具有自限性,儿童恢复时间可能相对成人稍慢,要注意休息,饮食上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急性胃肠炎:细菌感染引起的需要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儿童用药要特别注意选择儿童适用的药物,呕吐、腹泻严重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饮食上急性期需短暂禁食,然后逐渐给予流质、半流质食物,儿童护理要注意臀部护理,防止红臀。
五、预防措施
胃肠感冒: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儿童要避免接触病毒携带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少去人员密集场所,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儿童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急性胃肠炎: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不洁食物,儿童的餐具要定期消毒,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合理用药,儿童用药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防止误服有刺激的药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