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是指什么肾炎问
膜性肾病是指什么肾炎
-
膜性肾病是常见肾小球疾病,属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发病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临床表现有蛋白尿、水肿等,病理特点为光镜下基底膜弥漫增厚等,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略高,生活中需注意休息、预防感染、控制水盐摄入,诊断靠肾活检等,治疗包括一般、对症及免疫抑制治疗,需综合考虑个体化管理。
一、发病机制
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体内产生的一些抗体与相应抗原在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等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大量蛋白尿等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
1.蛋白尿:是膜性肾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大于3.5g,部分患者尿中泡沫明显增多。
2.水肿: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
3.其他: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高血压,长期大量蛋白尿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等情况。
三、病理特点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和C3呈颗粒样在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沉积,电镜下可见上皮细胞下有电子致密物沉积,基底膜随之增厚。
四、年龄、性别与膜性肾病
年龄:膜性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年龄在30-50岁。儿童膜性肾病相对较少见,但也有报道。
性别: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五、生活方式与膜性肾病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劳累可能加重病情。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因为感染可诱发或加重膜性肾病。在生活中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对于有水肿的患者,要注意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避免水钠潴留加重水肿。
六、诊断方法
1.肾活检:是诊断膜性肾病的金标准,通过肾穿刺获取肾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能与其他类似肾病进行鉴别。
2.实验室检查:除了尿常规检查发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外,还可进行血生化等检查,了解肾功能、血脂等情况。
七、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包括休息、低盐优质蛋白饮食等。优质蛋白饮食有助于补充丢失的蛋白,低盐饮食可减轻水肿。
2.对症治疗:对于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可使用一些减少尿蛋白的药物,但具体药物需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对于水肿明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利尿剂等药物减轻水肿。
3.免疫抑制治疗: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存在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等情况,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及选择合适的药物。
总之,膜性肾病是一种需要重视的肾小球疾病,其诊断主要依靠肾活检等检查,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同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管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