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

2025年10月16日 16:14:00
病情描述: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

医生回答(1)
  • 张昱
    张昱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急性肾功能衰竭分为三期,起始期有原发病因但肾脏无实质损伤,及时去除病因可预防;维持期尿量变化多样,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系统表现及生化指标变化;恢复期肾小管细胞再生修复,尿量增多,部分患者留肾脏损害,需注意相关事项且生化指标渐恢复正常。

    起始期:此期常存在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原发病因,例如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量失血、休克、严重感染等,但肾脏本身尚无实质性损伤。此阶段若能及时去除病因,有可能预防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老年人、存在基础慢性疾病者等,在面对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的情况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并处理。

    维持期(少尿或无尿期):

    尿量变化:一般尿量减少,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但也有非少尿型急性肾损伤,即24小时尿量不少,但肾小球滤过率仍明显降低。

    系统表现:

    消化系统: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出血。对于儿童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可能影响其营养摄入,需要特别关注营养支持;老年患者本身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状况。

    呼吸系统: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憋气等,可能与容量过载导致的肺水肿等有关。儿童患者呼吸系统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容量过载时更易出现呼吸急促等表现;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基础肺部疾病,急性肾损伤时呼吸系统症状可能加重病情。

    循环系统:由于水钠潴留,可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表现为胸闷、气促、不能平卧、心律失常等。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老年人本身有冠心病等,急性肾损伤时循环系统的负担加重,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儿童患者循环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发生心力衰竭等情况时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

    神经系统:可出现意识障碍、躁动、谵妄、抽搐、昏迷等尿毒症脑病症状。儿童患者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发生神经系统症状时可能表现不典型,需要更细致的观察;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存在脑动脉硬化等基础情况,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易发生且预后可能较差。

    血液系统:常表现为贫血,急性溶血者可出现贫血、黄疸等。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贫血的影响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贫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贫血可能加重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等。

    生化指标变化:血肌酐、尿素氮进行性升高,血钾升高,血pH值下降等。需要密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以评估病情进展。

    恢复期:此期肾小管细胞再生、修复,肾功能逐渐恢复。尿量开始增多,逐渐恢复至正常尿量。部分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在恢复期,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同时要根据肾功能恢复情况调整饮食等。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营养供应以促进身体恢复;老年患者则要注意避免再次接触肾毒性物质等,防止肾功能再次受损。生化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正常肾功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