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问
消化道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针对消化道出血患者有体液不足的危险、窒息的危险、活动无耐力及潜在再出血等护理诊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呕血黑便量色性质及血红蛋白等指标,出血时取平卧位头偏侧等体位,急性出血期禁食,出血停后渐给温凉清淡流质等饮食,主动沟通心理护理,预防窒息和再出血,对儿童、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病史患者有相应特殊护理考量。
一、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的危险:与消化道出血引起血容量丢失相关,需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以评估体液丢失情况。
2.窒息的危险:与呕血时血液反流进入气道有关,需密切观察患者呕血、咳痰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3.活动无耐力:与失血导致贫血相关,需评估患者活动耐受程度,制定个体化活动计划。
4.潜在并发症:再出血:与消化道出血病因未除等因素相关,需持续监测出血迹象。
二、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并记录,若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需立即报告医生。
2.观察呕血及黑便的量、颜色、性质,准确记录出入量,评估体液丢失程度。
3.监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等指标,了解贫血情况及出血是否停止。
4.关注患者意识状态,若出现烦躁、淡漠等表现,提示可能有脑灌注不足。
(二)体位护理
1.患者出血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血引起窒息。若有休克表现,可采取休克体位(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
2.协助患者定时更换体位,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三)饮食护理
1.急性出血期需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2.出血停止后,逐渐给予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如米汤等,避免过热、过烫、粗糙食物,防止再次出血。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遵循少量多餐原则。
(四)心理护理
1.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及治疗护理措施,提高其配合度。
(五)并发症预防
1.窒息预防: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内的血液及分泌物,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咳痰方法。
2.再出血预防:告知患者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遵医嘱使用抑酸、止血等药物,定期评估出血风险。
(六)特殊人群护理考虑
1.儿童患者:儿科患者消化道出血需尤其注意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尿量等,因儿童血容量相对较少,失血易导致休克,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加重出血。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护理时需密切监测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注意补液速度,防止诱发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3.女性患者:需关注月经情况对失血评估的影响,同时考虑女性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存在的其他健康风险。
4.有基础病史患者:如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需在护理中兼顾基础病管理,严格控制血压等指标,避免因血压波动等加重消化道出血。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