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痈的中医辨证是什么问
肺痈的中医辨证是什么
-
肺痈中医辨证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初期是风热外袭肺卫,成痈期为邪热壅肺成痈,溃脓期是痈肿内溃脓液外泄,恢复期为邪毒渐去肺体损伤气阴耗伤或邪恋正虚,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患者辨证需综合考虑,特殊人群如孕妇辨证要谨慎。
初期:
症状表现:恶寒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痰,痰量日渐增多,胸痛,咳则痛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病机分析:风热外袭,侵犯肺卫,卫表不和,故见恶寒发热、脉浮数;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故咳嗽;肺气失和,累及胸胁,故胸痛、呼吸不利;风热犯津,故口干鼻燥、舌苔薄黄。
成痈期:
症状表现: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分析:邪热壅肺,蒸液成痰,气分热毒浸淫及血,热壅血瘀,蕴酿成痈,故身热转甚、壮热、时时振寒;热毒壅肺,肺气上逆,故咳嗽气急、胸满作痛;痰浊瘀热蕴结,故咳吐浊痰、呈黄绿色、喉间有腥味;舌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蕴结之象。
溃脓期:
症状表现:咳吐大量脓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数实。
病机分析:热壅血瘀,肉腐血败,痈肿内溃,脓液外泄,故咳吐大量脓痰、腥臭异常;热毒内蒸,故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脓毒蕴肺,肺气不利,故胸中烦满而痛、气喘不能卧;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数实为热毒内盛之象。
恢复期:
症状表现: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痰渐少,臭味亦淡,痰液转为清稀,精神渐振,食纳好转,或有胸胁隐痛,难以平卧,气短,自汗盗汗,低热,午后潮热,心烦,口燥咽干,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或见短气,自汗,怕风,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病机分析:邪毒渐去,肺体损伤,气阴耗伤,或为邪恋正虚。若气阴两伤,余毒不清,则见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痰渐少等,且伴有气短、自汗盗汗、低热、午后潮热、心烦、口燥咽干、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等气阴两虚之象;若正虚邪恋,正虚表现为短气、自汗、怕风、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邪恋表现为仍有少量脓痰等。
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在肺痈辨证时需综合考虑。例如,儿童患者肺痈多因外感风热毒邪,起病较急,辨证时需注意其脏腑娇嫩,病情变化较快;女性患者在经期等特殊时期,气血状态影响病情,辨证时要考虑气血因素对症状的影响;长期吸烟、嗜食辛辣油腻食物的患者,肺胃积热,易患肺痈,辨证时要注重其饮食因素导致的肺胃热盛情况;有肺系基础病史的患者,肺痈发作时辨证要结合原有病史对肺脏功能的影响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肺痈辨证时要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以孕妇舒适度为标准,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等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