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拔罐肿了怎么回事

拔罐肿了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16日 19:55:55
病情描述:

拔罐肿了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高叶梅
    高叶梅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拔罐后局部肿了的常见原因有负压过大、局部皮肤受刺激较重、个体差异;出现肿胀后可观察、早期冷敷、后期热敷;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皮肤敏感者拔罐后肿胀有不同注意事项。

    局部皮肤受刺激较重:拔罐过程中,罐子与皮肤摩擦或拔罐手法不当,可能会对局部皮肤造成较严重的机械性刺激,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肿胀。比如,拔罐时在同一个部位反复摩擦吸附,或者用力过猛拉扯皮肤,都可能加重对皮肤的刺激,引发肿胀。对于皮肤本身有破损、炎症等情况的人,拔罐后更容易出现肿胀加重的情况。

    个体差异:不同人对拔罐的耐受程度不同。有些人的体质较为敏感,即使拔罐负压适中、操作规范,也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的情况。例如,患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血管通透性本身就较高的人群,拔罐后更易发生肿胀。另外,年龄较小的儿童皮肤娇嫩、皮下组织薄,相比成年人更容易在拔罐后出现肿胀;而老年人可能由于皮肤松弛、血液循环相对较慢等因素,拔罐后肿胀恢复也相对较慢。

    出现肿胀后的应对措施

    观察肿胀情况:如果肿胀较轻,没有明显疼痛、皮肤破损等情况,可以先观察。一般来说,轻度的肿胀可能在数小时至1-2天内逐渐消退。要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再次刺激该部位。

    冷敷(早期):在拔罐后肿胀早期(通常指24小时内),可以使用冷敷的方法。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敷在肿胀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渗出,缓解肿胀和疼痛。但需要注意,对于儿童,冷敷时要控制好冰袋温度和冷敷时间,避免冻伤皮肤。

    热敷(后期):如果肿胀在24小时后仍未消退,可考虑热敷。用温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肿胀部位,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液的吸收,有助于肿胀消退。不过,对于皮肤有破损、感觉迟钝的人群,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等,热敷时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造成烫伤。

    特殊人群拔罐后肿胀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薄嫩,拔罐后更容易出现肿胀。家长要格外注意拔罐操作的规范性,选择合适的拔罐方法和力度。如果儿童拔罐后出现肿胀,要密切观察肿胀变化,若肿胀持续不消退或伴有哭闹、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要避免让儿童自行拔罐,防止发生意外。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松弛,血液循环相对缓慢,拔罐后肿胀恢复较慢。在拔罐前要向老人解释拔罐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取得配合。拔罐后要加强对肿胀部位的观察,鼓励老人适当活动局部,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加重肿胀。如果老人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拔罐后出现肿胀更要谨慎处理,必要时及时就医评估。

    皮肤敏感者:皮肤敏感者拔罐后更容易出现肿胀,在拔罐前应告知操作者自身皮肤敏感的情况。拔罐后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护肤品或化妆品接触肿胀部位。如果肿胀伴有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表现,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抗过敏药物,但要避免自行随意用药。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