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与消化性溃疡穿孔如何区分问
急性胰腺炎与消化性溃疡穿孔如何区分
-
急性胰腺炎多有胆道疾病史等,腹痛剧烈向腰背部放射,轻症腹部体征轻,重症有腹膜刺激征等,血、尿淀粉酶升高,腹部B超、CT可助诊;消化性溃疡穿孔多有溃疡病史,突发上腹部剧痛扩散全腹,有板状腹等体征,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胃镜等可助诊,通过多方面综合分析区分两者。
消化性溃疡穿孔:既往多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如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病史。患者多有突发的上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可迅速蔓延至全腹。比如有长期胃溃疡病史的患者,在某些诱因(如劳累、饮食不规律等)下突然出现上腹部刀割样疼痛,并很快波及全腹,要考虑消化性溃疡穿孔可能。不同性别方面,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可能与性别有一定关联,但不是绝对因素,病史询问需全面。
症状表现
急性胰腺炎:腹痛是主要症状,程度多较严重,可为钝痛、刀割样痛或绞痛等,常位于中上腹,可向腰背部放射,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还可能出现发热等表现,若为重症胰腺炎,可能出现休克等表现。对于儿童患者,其表述可能不精确,需观察其腹部体征及整体状态,如是否烦躁不安、拒食等。
消化性溃疡穿孔: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痛,很快扩散至全腹。患者常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腹肌紧张呈“板状腹”等典型体征。不同年龄患者,儿童因腹壁较薄,体征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仍可通过仔细检查发现腹肌紧张等情况。
体征检查
急性胰腺炎:腹部体征相对腹部疼痛程度可能不一致,轻症胰腺炎时腹部体征较轻,可有上腹部轻度压痛;重症胰腺炎时可出现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阳性等。实验室检查中,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升高是重要指标,血淀粉酶一般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持续3-5天;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持续1-2周。对于儿童,其淀粉酶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需参考儿童的正常指标范围来判断是否升高。
消化性溃疡穿孔:立位腹部X线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这是重要的诊断依据。腹部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明显。实验室检查可有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不同性别患者在体征上可能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在检查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辅助检查
急性胰腺炎:腹部B超可发现胰腺肿大、胰周积液等情况;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价值较大,可显示胰腺炎症程度、有无坏死等。在不同年龄患者中,儿童进行CT检查时需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可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消化性溃疡穿孔:腹部CT也有助于诊断,可发现腹腔内游离气体等。此外,胃镜检查对于明确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等有重要意义,若患者情况允许,可进行胃镜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溃疡病灶等。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需考虑其耐受性等问题,儿童可能需要在麻醉等辅助下进行检查。
通过以上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可对急性胰腺炎与消化性溃疡穿孔进行区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