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得了乙状结肠息肉怎么办

得了乙状结肠息肉怎么办

2025年10月16日 09:31:52
病情描述:

得了乙状结肠息肉怎么办

医生回答(1)
  • 蓝宇
    蓝宇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乙状结肠息肉是乙状结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组织,分多种类型,部分无症状,部分有便血、腹痛等症状,可通过结肠镜、钡剂灌肠检查,治疗有内镜下治疗(高频电凝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后需定期结肠镜随访,应及时就医选合适方案并遵医嘱随访以保肠道健康降风险。

    一、乙状结肠息肉的定义与分类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乙状结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组织,根据病理性质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是重点关注的类型。

    二、乙状结肠息肉的常见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肠道不适检查时发现;有些患者可能出现便血,多为大便表面带血,血色鲜红;还可能有腹痛、腹泻等肠道刺激症状,若息肉较大堵塞肠道,可能引起肠梗阻相关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症状可能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但儿童患者若出现相关症状需警惕先天性错构瘤性息肉等特殊情况。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的人群患乙状结肠息肉风险可能更高;有肠道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更需关注乙状结肠息肉情况。

    三、乙状结肠息肉的检查方法

    1.结肠镜检查:是诊断乙状结肠息肉最主要的方法,可直接观察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等,并能在镜下取病理组织进行活检,明确息肉的病理性质,这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不同年龄患者均可进行结肠镜检查,但儿童进行检查时需在麻醉等特殊准备下谨慎操作,确保安全。

    2.钡剂灌肠检查:通过向肠道内注入钡剂,X线透视下观察肠道形态,可发现较大的息肉,但相对结肠镜检查,其对小息肉的检出率较低,且不能进行病理活检。

    四、乙状结肠息肉的治疗措施

    1.内镜下治疗

    高频电凝切除术:对于较小的有蒂息肉,可通过结肠镜应用高频电凝设备将息肉切除,这是常用的内镜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不同年龄患者均可考虑该方法,但儿童需评估麻醉等风险。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适用于较大的无蒂息肉或部分腺瘤性息肉,可将息肉完整切除并进行病理评估,明确病变是否累及黏膜下层等情况。

    2.外科手术治疗:对于较大、基底较宽、怀疑有恶变且内镜下切除困难的息肉,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切除乙状结肠部分肠段。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对于有严重癌变倾向或内镜下无法完整切除的息肉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五、乙状结肠息肉治疗后的随访

    无论采用内镜下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都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随访,以便早期发现新出现的息肉并及时处理。一般术后3-6个月需进行首次结肠镜复查,若复查结果正常,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时间,但具体间隔时间需根据息肉的病理性质等因素由医生决定。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密切的随访。

    总之,得了乙状结肠息肉后,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息肉情况,然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遵循医嘱进行随访,以保障肠道健康,降低息肉癌变等不良情况的发生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