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怎么快速消食推拿手法问
积食怎么快速消食推拿手法
- 
                                                                        
                        
通过摩腹、按揉中脘穴、推脾经、揉板门、按揉足三里等推拿方法可调理脾胃、促进消化,缓解积食症状,不同年龄段儿童操作时需注意力度等要求。
一、摩腹
1.操作方法:让儿童仰卧位,家长用掌面着力在儿童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做环形顺时针摩动。摩动时力度要适中,频率大约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摩腹时间持续5-10分钟。
2.作用原理:从中医角度看,腹部是脾胃所在部位,顺时针摩腹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改善积食引起的腹胀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通过摩腹可以刺激胃肠道的神经末梢,调节胃肠的消化功能,加速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婴儿时期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大引起不适;较大儿童可以适当增加力度,但以儿童能耐受为准。
二、按揉中脘穴
1.操作方法: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家长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按揉中脘穴,按揉的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揉时间约3-5分钟。
2.作用原理:中脘穴是胃经的募穴,也是八会穴之腑会,按揉中脘穴能够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研究表明,按揉中脘穴可以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增强胃的蠕动和排空功能,从而缓解积食症状。对于婴幼儿,按揉时要注意手指的力度,避免损伤皮肤;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按揉力度可稍大,但以儿童感觉舒适为宜。
三、推脾经
1.操作方法:脾经位于小儿拇指桡侧缘。家长用拇指从小儿拇指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脾经;如果从指根推向指尖,则称为清脾经。在消食时一般采用补脾经的方法,推的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每次推100-300下。
2.作用原理:脾经推拿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补脾经可以健脾胃、补气血。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推拿脾经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缓解积食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段小儿,婴儿时期手法要轻柔,较大儿童可适当增加力度,但要注意观察小儿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
四、揉板门
1.操作方法:板门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平面。家长用拇指揉小儿大鱼际,揉的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揉3-5分钟。
2.作用原理:揉板门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作用。中医认为,板门穴与脾胃功能相连,揉板门可以调节脾胃的运化功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揉板门能够刺激局部的神经反射,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积食。对于小儿,无论是婴儿还是较大儿童,揉板门时都要注意力度适中,以小儿局部皮肤微红、有舒适感为宜。
五、按揉足三里
1.操作方法: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家长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按揉足三里,按揉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揉左右腿各1-3分钟。
2.作用原理: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按揉足三里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从中医理论讲,足三里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等功效。对于不同年龄小儿,婴儿时期按揉力度要轻柔,可采用指腹轻轻点按的方式;较大儿童按揉力度可适当加大,但要保证小儿感觉舒适,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