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怎么办问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怎么办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并发症,与多种因素有关,需监测孕妇症状、行实验室检查,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加强监护等,药物用熊去氧胆酸,分娩时机视病情而定,方式多可阴道分娩,特殊人群如家族遗传倾向、既往有病史、多胎妊娠者有不同注意事项,要保障母儿安全。
一、定义与发病情况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和黄疸,严重危害母儿健康。其发病与女性激素、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多见于多胎妊娠、既往有ICP病史、有家族遗传倾向等情况的孕妇。
二、监测与评估
1.孕妇症状监测:密切关注孕妇皮肤瘙痒的程度、部位及出现时间等,若瘙痒进行性加重需高度重视。同时观察有无黄疸表现,如皮肤、巩膜黄染等。
2.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至中度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上限的10倍,部分孕妇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总胆红素轻至中度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胆汁酸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升高是ICP的特异性实验室证据,往往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值。
三、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休息:采取左侧卧位休息,增加胎盘血流量,改善胎儿宫内供氧状况。
加强胎儿监护:通过胎动计数、胎心监护、B超检查等密切监测胎儿宫内情况。例如,胎动计数正常为每12小时≥10次,若胎动异常需及时进一步评估。胎心监护可观察胎儿胎心变化情况,B超可了解胎儿生长发育、羊水等情况。
定期产检:按医生要求定期进行产检,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及胎儿状况。
2.药物治疗:使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该药物可以改善胆汁淤积情况,对孕妇和胎儿相对安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分娩时机与方式
1.分娩时机:一般认为,对于病情较轻的ICP孕妇,可期待至妊娠37-38周终止妊娠;若病情较重,出现胎儿窘迫等情况,需适时终止妊娠。通常在妊娠34周左右开始评估胎儿肺成熟度等情况,为适时终止妊娠做准备。
2.分娩方式:多数ICP孕妇可经阴道分娩,但需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儿情况。若出现胎儿窘迫等异常情况,需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孕妇:此类孕妇孕期需更加密切监测胆汁酸及肝功能等指标,从早孕期开始就应加强产检频率,以便早期发现ICP并及时处理,因为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使发病风险相对更高,需更早且更严密地关注自身及胎儿状况。
2.既往有ICP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复发风险较高,孕期应从更早阶段开始进行监测,比如在妊娠16-20周左右就开始监测胆汁酸等指标,并且整个孕期都要比初发ICP孕妇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产检计划和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母儿安全。
3.多胎妊娠的孕妇:多胎妊娠发生ICP的风险高于单胎妊娠,所以这类孕妇孕期监测要更频繁,除了常规的胆汁酸、肝功能监测外,胎儿监护也需更密切,因为多胎妊娠时胎儿情况相对更复杂,出现问题的风险更高,要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胎儿宫内缺氧等情况并妥善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