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消化道早癌内镜切除术是怎么回事

消化道早癌内镜切除术是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16日 13:54:13
病情描述:

消化道早癌内镜切除术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李学良
    李学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消化道早癌内镜切除术是针对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下治疗方法,适用于特定人群,有创伤小等优势,操作包括术前评估准备、内镜下病变定位切除,术后需观察及饮食管理并定期随访,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重要手段,治疗方案由专业医生据患者情况制定。

    适用人群及优势

    适用人群:一般适用于年龄在18~80岁左右(具体需根据个体身体状况综合评估,老年人若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基本稳定,符合内镜操作条件也可考虑)、经内镜检查及病理证实为消化道早期癌或高度上皮内瘤变的患者,性别无绝对限制,生活方式上无特殊严格限制,但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严重障碍等情况的人群不适合。

    优势: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影响小,能较好地保留消化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生活质量受影响较小。例如研究表明,接受消化道早癌内镜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恢复正常饮食和活动的时间明显短于外科手术患者。

    操作过程

    1.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有无消化道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否耐受内镜操作。对于老年患者,还需重点评估心肺功能,必要时进行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

    肠道准备:如果是经肠道进行内镜操作的消化道早癌,术前需进行严格的肠道准备,通常在检查前1~2天进食少渣饮食,检查前数小时口服泻药清洁肠道,以保证内镜视野清晰。

    2.内镜操作

    病变定位:通过内镜观察确定消化道早癌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利用染色内镜(如靛胭脂染色)等辅助手段,更清晰地显示病变边界,有助于准确判断切除范围。

    病变切除: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镜切除方法,常见的有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EMR适用于较小的、无溃疡的消化道早期癌,是将病变黏膜用圈套器等器械切除;ESD则可用于较大的、累及黏膜下层的病变,通过各种切开和剥离器械将病变完整从黏膜下层剥离。在切除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注意事项及随访

    术后注意事项

    一般观察: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等,观察有无腹痛、黑便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反应相对较弱,更要加强观察,防止出现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

    饮食管理:术后禁食一段时间,根据病变大小和切除情况逐渐恢复饮食。一般先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恢复过程中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坚硬的食物,以免刺激消化道黏膜。

    随访:术后需定期进行内镜随访,一般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等不同时间点进行内镜检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以及有无肿瘤复发等。对于老年患者和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随访间隔可能会相对缩短,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消化道早癌内镜切除术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的操作、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管理及随访,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具体的治疗方案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制定。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