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有哪些问
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有哪些
-
肾小球肾炎有系膜增生性、微小病变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膜增生性等不同病理类型,各类型在病理表现和临床特点上有差异,不同病理类型慢性肾炎治疗、预后等不同,医生会制定个性化方案,各患者都需注意生活方式以延缓疾病进展。
一、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一)病理表现
光镜下可见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根据增生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免疫病理显示系膜区有IgA和(或)其他免疫球蛋白沉积,以IgA为主时称为IgA肾病。电镜下可见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
(二)临床特点
多见于青少年,男性略多。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感染,可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之后可转为镜下血尿,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
二、微小病变型肾病
(一)病理表现
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脂肪变性。免疫病理检查阴性。电镜下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无电子致密物沉积。
(二)临床特点
好发于儿童,成人发病率较低,男性多于女性。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常大于3.5g/d,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较突出,一般无血尿及高血压,肾功能一般正常。
三、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一)病理表现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节段性、局灶性硬化,病变部位毛细血管袢塌陷,系膜基质增多,伴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免疫病理显示IgM和C3在肾小球硬化区呈团块状沉积。电镜下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系膜区和内皮下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二)临床特点
多见于青少年男性,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约3/4的患者有血尿,部分患者可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四、膜性肾病
(一)病理表现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上皮下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病理显示IgG和C3呈颗粒样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电镜下可见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钉突形成。
(二)临床特点
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见。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也可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部分患者可伴有镜下血尿,疾病进展较慢,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
五、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一)病理表现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基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壁呈双轨征。免疫病理根据沉积的免疫球蛋白不同分为Ⅰ型和Ⅱ型等亚型,Ⅰ型可见IgG和C3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Ⅱ型可见C3沉积于系膜区及基底膜内。电镜下可见系膜区和内皮下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二)临床特点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男性多见。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有血尿,部分患者有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病情进展较为缓慢。
不同病理类型的慢性肾炎在治疗、预后等方面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的病理类型以及患者的临床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微小病变型肾病有一定的自行缓解倾向,但也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于中老年患者,膜性肾病等需要更加关注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生活方式上,无论哪种病理类型的慢性肾炎患者都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合理饮食,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