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尿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尿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年10月16日 09:31:37
病情描述:

尿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医生回答(1)
  • 王玉梅
    王玉梅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尿少的原因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因素。肾前性因素包括血容量不足(如大量呕吐、腹泻等致体液丢失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致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心输出量不足(如严重心衰、心肌梗死致心输出量减少使肾脏灌注压降低);肾性因素包括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滤过率下降)和肾小管病变(如急性肾小管坏死,由缺血、中毒等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重吸收功能障碍);肾后性因素主要是尿路梗阻(如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等致尿液排出受阻、肾盂内压力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一、肾前性因素

    1.血容量不足

    原因:大量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可导致体液丢失,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尿少。例如,夏季高温环境下,人体大量出汗,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可能出现血容量不足,进而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导致尿量减少。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机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在腹泻或呕吐时更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及时补液。

    相关机制:当血容量减少时,肾脏入球小动脉压力降低,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

    2.心输出量不足

    原因:严重的心衰、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可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进而使肾脏灌注压降低,引起尿少。例如,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不能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肾脏,就会出现尿少的症状。在老年人中,由于心脏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更容易发生心输出量不足相关的尿少情况。

    相关机制:心输出量减少使得肾脏的血液灌注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从而导致尿液生成减少。

    二、肾性因素

    1.肾小球病变

    原因: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可引起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尿少。比如,儿童感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后,可能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尿少等症状。

    相关机制: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或滤过面积减少,使得血液中的水分和小分子物质不能正常滤过,从而导致尿量减少。

    2.肾小管病变

    原因:急性肾小管坏死是常见的肾小管病变相关导致尿少的原因,多由缺血、中毒(如肾毒性药物、重金属中毒等)引起。例如,使用某些具有肾毒性的抗生素后,可能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引起尿少。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使用肾毒性药物时更需谨慎,因为其肾脏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药物的损伤。

    相关机制: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肾小管对水和溶质的重吸收功能障碍,尿液浓缩功能下降,尿量减少。

    三、肾后性因素

    1.尿路梗阻

    原因: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可引起尿路梗阻,使尿液排出受阻,肾盂内压力升高,最终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尿少。例如,老年男性由于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出现尿路梗阻,导致尿少。儿童如果存在先天性尿路畸形,也可能出现尿路梗阻相关的尿少情况。

    相关机制:尿路梗阻时,尿液排出不畅,肾盂积水,压迫肾实质,影响肾脏的血液循环和肾小球滤过功能,从而引起尿少。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