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如何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如何

2025年10月16日 18:27:08
病情描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如何

医生回答(1)
  • 于静
    于静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有特定表现,黏膜色泽变淡、粗糙不平、血管透见等;其价值在于明确诊断(可病理活检)、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据表现和活检定方案)、监测病变进展(定期查看病情有无进展),不同人群在检查及相关情况上各有特点。

    黏膜色泽改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下可见胃黏膜色泽变淡,呈灰色或灰蓝色,与周围正常黏膜色泽有明显差异。这是因为胃黏膜萎缩后,固有腺体减少,黏膜变薄,使得黏膜下血管透见,从而呈现出色泽改变的表现。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患者由于胃黏膜本身的退行性变,可能更易出现这种色泽改变;而年轻患者若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酗酒、吸烟等)导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可能出现类似黏膜色泽改变。

    黏膜粗糙不平:胃镜下可见胃黏膜表面不光滑,呈颗粒状或结节状。这是由于胃黏膜萎缩后,腺体萎缩,黏膜肌层增厚,导致黏膜表面起伏不平。对于有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患者,幽门螺杆菌长期刺激胃黏膜,会加重胃黏膜的萎缩和损伤,更容易出现黏膜粗糙不平的表现;而女性患者若同时伴有内分泌紊乱等情况,也可能影响胃黏膜的状态,在胃镜下表现为黏膜粗糙不平。

    血管透见:当胃黏膜萎缩较严重时,可透见黏膜下血管,呈现出树枝状或网状的血管纹理。这是因为黏膜层变薄,固有腺体减少,黏膜下血管失去了足够的黏膜组织覆盖。有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高盐饮食)的人群,胃黏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会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进而更容易出现血管透见的胃镜表现;儿童若有先天性胃黏膜发育异常等情况,也可能在胃镜下出现类似血管透见的表现,但相对较为少见。

    胃镜检查的价值:

    明确诊断: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手段,通过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色泽等变化,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例如,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的程度、有无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等情况。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进行胃镜检查时,对于儿童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而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心肺功能等基础疾病,在检查前需要充分评估心肺功能,以确保检查的安全性。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根据胃镜下胃黏膜的表现以及病理活检结果,可以评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比如,根据固有腺体萎缩的比例等情况将病情分为不同程度,从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病情发展可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在胃镜检查及后续治疗中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女性患者若处于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进行胃镜检查需要谨慎权衡利弊,因为孕期进行胃镜检查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在充分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检查以及检查的时机。

    监测病变进展:对于已经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可以监测病情是否有进展,如是否出现异型增生加重、肠上皮化生范围扩大等情况。长期吸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吸烟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导致病情更容易进展,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胃镜监测;肥胖人群由于体内代谢紊乱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情变化,在监测病变进展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生活方式等因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