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肩周炎针灸哪的穴位

肩周炎针灸哪的穴位

2025年10月16日 13:14:50
病情描述:

肩周炎针灸哪的穴位

医生回答(1)
  • 朱欣佚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向他提问

    肩周炎针灸可选取局部穴位如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以及远端相关穴位如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同时需注意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出血倾向人群等特殊人群针灸时的不同注意事项。

    一、局部穴位

    1.肩髃穴

    位置: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作用原理:肩髃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中医认为其与肩部气血通畅关系密切,针灸该穴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缓解肩周炎导致的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针灸此穴能改善肩部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2.肩髎穴

    位置: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作用原理: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对于肩周炎引起的肩部外展不利等情况有改善作用,通过针灸刺激能调节肩部相关经络气血运行,促进肩部功能恢复,从解剖角度看,可影响肩部肌肉、韧带等组织的代谢与功能。

    3.肩贞穴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作用原理:归手太阳小肠经,针灸肩贞穴有助于疏通肩部太阳经气血,对肩周炎导致的肩部疼痛向背部放射等症状有缓解作用,能调节肩部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减轻炎症对周围组织的刺激。

    二、远端相关穴位

    1.曲池穴

    位置: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作用原理: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中医认为肩周炎与全身气血失调有关,曲池穴可通过调节大肠经气血,进而影响肩部气血状况,起到疏通经络、清热止痛的作用,现代研究显示针灸曲池穴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肩周炎的炎症反应程度。

    2.外关穴

    位置: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作用原理:属手少阳三焦经络穴,通于阳维脉,针灸外关穴可疏通三焦经气血,调节阳维脉功能,对肩部经络气血不畅引起的肩周炎有调理作用,能改善肩部的经络阻滞状态,促进肩部功能恢复。

    3.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作用原理: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有“面口合谷收”之说,肩周炎虽主要在肩部,但通过针灸合谷穴可调节大肠经气血,进而影响肩部气血运行,起到止痛、通络的作用,能缓解肩周炎带来的肩部疼痛等不适,从神经调节角度看,可调节肩部相关神经的传导功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肩周炎相对少见,若有特殊情况需针灸,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因为儿童穴位感知和耐受与成人不同,需更加轻柔准确取穴,避免因恐惧等情绪不配合导致意外。

    孕妇:孕妇肩周炎针灸需谨慎,肩部穴位针灸可能引起子宫收缩等反应,一般不建议轻易针灸肩部穴位,若确需针灸,要选择非常轻柔的手法,且需避开腹部、腰骶部相关敏感穴位附近的肩部穴位,以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针灸时要注意手法力度,避免因骨质较脆等原因导致局部损伤,同时要考虑老年人身体整体状况,针灸后需密切观察有无不适反应,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恢复相对较慢。

    有出血倾向人群:这类人群针灸肩部穴位可能导致局部出血不止等情况,在针灸前需详细询问病史,若有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要避免针灸肩部相关穴位,或在严格评估风险后谨慎操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