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是什么问
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是什么
-
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观察与检查包括:临床表现有呕血、黑便及头晕等;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可反映出血程度、粪便隐血试验可提示消化道出血但需排除干扰;胃镜检查宜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可直接观察上消化道黏膜明确出血情况;其他检查有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补充、选择性血管造影可用于特定情况明确出血部位。
一、临床表现观察
1.呕血与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为呕血与黑便。若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常表现为呕血,血液经胃酸作用后可呈咖啡色;若出血速度较慢、出血量较少,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红蛋白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粪便则呈黑色柏油样便;若出血速度快、出血量较大,可排出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因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出血后可能更快出现休克等严重表现;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较多,对出血的耐受能力不同,呕血黑便表现可能不典型。
2.头晕、乏力、心悸等:急性失血时,由于循环血容量减少,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出汗等症状。这是因为失血导致外周循环血量不足,脏器供血减少,引发一系列代偿性反应。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这些症状可能会加重其心脏负担,需密切关注。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可反映出血的程度。急性出血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等可能无明显变化,随着出血的进展,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细胞比容降低等情况。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正常血常规值范围不同,儿童的血红蛋白等指标有其自身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对于老年患者,需结合其基础血红蛋白水平来判断出血程度。
2.粪便隐血试验:若粪便隐血试验呈阳性,提示消化道有出血,但需排除饮食等因素的干扰。例如,食用动物血、肝脏等食物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需注意鉴别。
三、胃镜检查
1.检查时机: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方法,一般建议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此时胃黏膜充血水肿相对较轻,有利于发现出血病灶。对于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可按此时间进行检查;但对于出血较急、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需在积极抗休克等治疗,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尽早进行胃镜检查。
2.检查意义: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等上消化道黏膜情况,明确出血的部位、病因及出血情况。例如,可发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引起出血的病灶。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需注意操作的耐受性等问题,儿童进行胃镜检查需在麻醉等良好准备下进行,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心肺等基础疾病,需评估检查风险。
四、其他检查
1.影像学检查:对于一些内镜检查未能明确出血部位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例如,CT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发现胃肠道血管畸形等病变导致的出血。但影像学检查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相对胃镜较低,一般作为补充检查手段。
2.选择性血管造影:对于消化道出血量较少、内镜检查阴性的患者,可考虑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通过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腹腔动脉等血管,注入造影剂,可发现造影剂外溢的部位,从而明确出血部位。但该检查为有创检查,需谨慎选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