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怎么操作问
艾灸怎么操作
-
艾灸有多种操作方法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艾条艾灸分温和灸(手持或器具辅助)和雀啄灸;艾柱艾灸有直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和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儿童艾灸要注意温度距离时间等,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艾灸,老年人要防烫伤,糖尿病患者防烫伤后难愈合。
一、准备工作
1.选择艾灸材料:常见的艾灸材料有艾条和艾柱。艾条是将艾草制成的圆柱形长卷,艾柱则是将艾草制成的小圆柱体。选择质量好、燃烧均匀的艾灸材料。
2.准备艾灸器具:常用的艾灸器具有点燃艾条的打火机或火柴,以及放置艾条或艾柱的艾灸盒、艾灸架等。
二、艾条艾灸操作方法
1.温和灸
手持艾灸:点燃艾条一端,将燃烧端对准需要艾灸的部位,距离皮肤约2-3厘米,以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艾灸10-15分钟,可根据部位和病情适当调整时间。例如艾灸足三里穴,手持艾条在足三里上方保持稳定距离进行艾灸。
器具辅助艾灸:将艾条固定在艾灸盒中,然后放置在身体相应部位。如腰部艾灸时,把装有艾条的艾灸盒放在腰部,通过调节艾灸盒与皮肤的距离来控制温度。
2.雀啄灸
点燃艾条后,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艾条,距离皮肤的距离不固定,近-远-近反复移动。一般每次艾灸10-15分钟,适用于肌肉丰厚部位或病症在表的情况。比如艾灸肩部肩髃穴时,可采用雀啄灸的方法。
三、艾柱艾灸操作方法
1.直接灸
瘢痕灸:将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点燃,待艾柱快燃尽或患者感觉灼痛时,用镊子取下艾柱,更换新的艾柱继续艾灸。这种方法会在皮肤上留下瘢痕,现在临床应用较少,且适用于体质较好、病情顽固的慢性疾病。
无瘢痕灸:在皮肤上涂少量凡士林等油脂,将艾柱放在皮肤上点燃,当患者感觉灼痛时,用手指在穴位周围拍打,以缓解疼痛,待艾柱燃尽后,除去灰烬,再换艾柱继续艾灸。一般每穴灸3-5壮,壮数可根据病情调整,适用于大多数病症。
2.间接灸
隔姜灸:将生姜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中间用针穿刺几个小孔,放在穴位上,然后将艾柱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灸。当患者感觉局部灼热时,可将姜片稍提起,再放下,反复进行,一般灸3-5壮,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适用于因寒引起的呕吐、腹痛等病症。
隔蒜灸:将大蒜切成薄片,放在穴位上,上面放置艾柱艾灸。适用于痈疽疮毒等病症。操作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避免烫伤。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娇嫩,痛觉神经敏感,艾灸时要特别注意温度和距离。一般采用温和灸且距离稍远些,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为宜。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其乱动导致烫伤。例如给儿童艾灸天突穴时,更要谨慎操作。
2.孕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艾灸,因为艾灸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等不良后果。但对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艾灸也要谨慎,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感觉迟钝,艾灸时要经常触摸皮肤感知温度,防止烫伤。艾灸时间可根据体质适当调整,体质较弱者时间稍短,10分钟左右即可。例如艾灸涌泉穴时,要密切关注皮肤反应。
4.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不敏感,艾灸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和距离,防止烫伤后难以愈合。艾灸后要注意观察艾灸部位皮肤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