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和尖锐湿疣的区别问
扁平疣和尖锐湿疣的区别
-
扁平疣由HPV-3、HPV-5等引起,好发青少年暴露部位,皮疹为扁平丘疹,病程慢性可消退,治疗用药物、物理等;尖锐湿疣由HPV-6、11、16、18等引起,好发性活跃中青年生殖器及肛周,皮疹多样,病程长易复发,治疗用多种方法且需性伴同治、孕妇谨慎。
病原体方面
扁平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中的HPV-3、HPV-5等型引起。HPV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病毒颗粒由蛋白衣壳和核心单拷贝的病毒基因组DNA组成,主要感染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污染物品传播。
尖锐湿疣:主要由HPV中的HPV-6、HPV-11等低危型以及HPV-16、HPV-18等高危型引起。其中HPV-6和HPV-11与尖锐湿疣的发病密切相关,这些HPV病毒感染人体后,会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从而引起病变。
好发部位方面
扁平疣:好发于青少年,多发生在面部、手背、前臂等暴露部位。这是因为这些部位的皮肤相对较薄,容易受到HPV的感染,而且青少年皮肤代谢活跃,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加上搔抓等行为容易造成自身接种,导致皮疹扩散。
尖锐湿疣:好发于性活跃的中青年,主要发生在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等部位,男性多见于冠状沟、龟头、包皮系带、尿道口等,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会阴、宫颈等部位。其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通过性接触时的皮肤黏膜摩擦,病毒容易侵入并在这些部位定植繁殖。
皮疹表现方面
扁平疣:皮疹一般为扁平隆起性丘疹,米粒至黄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硬,正常肤色或淡褐色,多骤然出现,数目较多且密集。由于搔抓等原因,可出现皮疹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的同形反应现象。例如,患者搔抓后,在搔抓部位可出现新的扁平疣皮疹,这是因为病毒随着搔抓接种到了正常皮肤。
尖锐湿疣: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单个或群集分布,湿润柔软,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颜色可为红色、污灰色或正常皮色。病变多逐渐增大,可融合成较大的团块。在男性同性恋者中,还可发生于肛门直肠部位。
病程方面
扁平疣:病程慢性,可持续数年,有自行消退的可能。部分患者即使不进行治疗,皮疹也可能在数月至数年后自行消失,但也有部分患者皮疹会持续存在或逐渐增多。
尖锐湿疣:病程相对较长,若不及时治疗,病变可能会逐渐进展。而且尖锐湿疣容易复发,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复发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HPV病毒可能潜伏在局部皮肤黏膜中,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就会再次活跃,导致病变复发。
治疗方面
扁平疣: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维A酸类药物、干扰素等)、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电灼等)。药物治疗是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或直接作用于病毒来达到治疗目的,物理治疗则是直接去除疣体。对于青少年患者,由于其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强,物理治疗时需要注意避免留下明显瘢痕。
尖锐湿疣: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如鬼臼毒素、咪喹莫特等)、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电灼、微波等)、手术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性伴侣的同时检查和治疗,以防止交叉感染。对于孕妇患者,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因为某些治疗方法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