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湿疹和奶癣的区别

湿疹和奶癣的区别

2025年10月16日 09:51:36
病情描述:

湿疹和奶癣的区别

医生回答(1)
  • 马英
    马英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向他提问

    湿疹是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奶癣是婴儿湿疹俗称,发生于婴儿期。二者在定义范畴、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护理上有区别,湿疹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病因复杂,治疗护理需依病情及人群特点;奶癣好发婴儿头面部,与婴儿特殊体质、喂养等有关,护理治疗要特重婴儿皮肤特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人群,不同年龄阶段湿疹表现有所差异。而奶癣是婴儿湿疹的俗称,是发生在婴儿时期的特殊类型湿疹,主要发生于1-2个月至2岁左右的婴幼儿。

    临床表现

    湿疹: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可发生于身体多个部位,如面部、耳部、手部、小腿等,皮疹多对称分布,瘙痒剧烈,不同部位湿疹表现有一定特点,例如手部湿疹常因接触外界刺激物而病情反复,面部湿疹在儿童和成人表现略有不同,儿童面部湿疹可能更倾向于红斑、丘疹表现。成人湿疹可能因搔抓等刺激出现苔藓样变等慢性表现。

    奶癣:好发于头面部,最初为对称性红斑,之后可出现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有渗出、糜烂,搔抓后可继发感染。一般病情时轻时重,多见于婴儿头面部,如额部、面颊部等,随着婴儿月龄增长,部分奶癣有自行缓解趋势,但也有部分可能发展为儿童期湿疹等其他阶段湿疹表现。

    发病原因

    湿疹:内部因素包括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等)、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等)、血液循环障碍(如静脉曲张等)、神经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外部因素如食物(鱼、虾、牛羊肉等)、吸入物(花粉、屋尘螨等)、生活环境(干燥、炎热等)、动物皮毛、各种化学物质(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均可诱发湿疹。不同年龄人群湿疹的诱发因素可能不同,例如儿童湿疹可能与接触某些玩具材料、食物添加剂等有关,成人湿疹可能与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接触关系更密切。

    奶癣:主要与婴儿的特殊体质有关,婴儿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网丰富,以及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因素有关。同时,可能与喂养因素有关,如牛奶蛋白过敏等,部分婴儿对母乳中的某些成分也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另外,衣物材质刺激(如化纤衣物接触婴儿皮肤)、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等也可能诱发奶癣。

    治疗与护理

    湿疹:治疗主要是寻找并去除病因,缓解症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法,轻度湿疹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等,如弱效的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中度湿疹可能需要联合外用药物与口服抗组胺药等;对于慢性肥厚性湿疹还可采用封包疗法等。在护理方面,要注意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等,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保湿等。不同年龄患者在护理时需考虑其皮肤特点和生活环境等,例如儿童皮肤娇嫩,选择护肤品要温和无刺激,成人则要注意工作生活环境对皮肤的影响。

    奶癣:护理上首先要注意婴儿皮肤清洁,用温水清洗头面部等患病部位,避免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穿着纯棉宽松的衣物,保持皮肤干爽。治疗上轻度奶癣可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乳膏,如病情需要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他合适药物。由于婴儿皮肤薄嫩,在治疗奶癣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感染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