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常规检查的12项具体包括哪些问
肝功能常规检查的12项具体包括哪些
-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反映肝细胞损伤,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常见于肝炎等且AST/ALT比值对鉴别肝病类型有帮助,血清总蛋白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肝脏是合成白蛋白主要场所,球蛋白增高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有关,血清总胆红素等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肝细胞功能情况,碱性磷酸酶在骨骼或肝胆疾病时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在胆道梗阻等时增高,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异常,老年人需结合既往基础肝病评估指标变化,儿童有正常生理范围及采血配合问题,肝病病史者复查需动态对比指标变化。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质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释放进入血液,使其水平升高,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均可导致ALT升高,能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
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肝细胞损伤时线粒体破坏,AST释放入血,AST升高常见于肝炎、心肌梗死等情况,AST/ALT比值对鉴别肝病类型有一定帮助,如酒精性肝病时AST/ALT比值常>2。
三、血清总蛋白(TP)
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场所,慢性肝病、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可导致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常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慢性感染等。
四、血清白蛋白(ALB)
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肝脏疾病时合成减少,白蛋白降低可见于肝硬化、重型肝炎等,低白蛋白血症可导致水肿等表现。
五、血清球蛋白(GLB)
球蛋白主要由免疫系统产生,当机体免疫反应激活时,如自身免疫性肝病、慢性感染等,球蛋白可增高。
六、血清总胆红素(TBil)
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升高常见于黄疸性疾病,如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等,可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肝细胞功能情况。
七、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
又称结合胆红素,由间接胆红素在肝脏结合葡萄糖醛酸后形成,胆道梗阻时,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导致DBil升高,肝细胞损伤时也可升高。
八、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
由衰老红细胞破坏释放的血红蛋白代谢而来,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时,间接胆红素生成增多,导致IBil升高。
九、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骨骼疾病(如骨肿瘤、佝偻病)、肝胆疾病(如胆道梗阻、肝炎)等可使ALP升高。
十、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
在肝脏中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毛细胆管侧和间质细胞中,胆道梗阻、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可导致GGT增高。
十一、甲胎蛋白(AFP)
正常情况下由胎儿肝细胞合成,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AFP是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在肝癌时AFP常显著升高,但也可见于生殖细胞肿瘤等情况。
十二、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动度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PT延长及活动度降低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异常,见于重型肝炎、肝硬化、维生素K缺乏等情况。
对于不同人群,老年人需结合既往基础肝病评估指标变化意义;儿童有其正常生理范围,检查时需考虑儿童的采血配合等情况;有肝病病史者复查时需动态对比各指标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