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脑瘫表现有什么

什么是脑瘫表现有什么

2025年10月16日 14:11:06
病情描述:

什么是脑瘫表现有什么

医生回答(1)
  • 湛洁谊
    湛洁谊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脑瘫是一组因发育中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致持续存在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的综合征,常见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落后、异常姿势)、姿势异常、反射异常,还伴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视觉障碍、听力障碍等,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同,生活方式及家族史等可能影响,不同性别表现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伴随症状发生率有个体差异。

    脑瘫的常见表现

    运动障碍

    肌张力异常: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肌张力增高时,患儿肢体僵硬,活动受限,例如上肢可能呈现内收、内旋,下肢呈交叉步态等;肌张力降低时,肢体松软,如卧位时头不能正常抬起,四肢松软无力等。有研究表明,约70%-80%的脑瘫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肌张力异常。

    运动发育落后:正常婴儿在相应月龄有一定的运动发育指标,如3个月俯卧位能抬头,4-5个月双手能主动抓物,6个月能独坐等,脑瘫患儿在这些月龄往往不能达到相应的运动发育水平,比如6个月还不能独坐,12个月不能独站等。

    异常姿势:常见的异常姿势有角弓反张(头向后仰,背肌强力收缩,身体呈弓形)、尖足(踝关节跖屈,脚尖着地,行走时足跟不能着地)、剪刀步态(双下肢内收交叉,形如剪刀)等。

    姿势异常

    患儿在休息或活动时姿势与正常儿童不同,例如仰卧位时头常偏向一侧,四肢呈不对称姿势;坐位时不能保持正常的直立体位,常出现前倾、后倾或侧倾等。

    反射异常

    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例如,正常婴儿握持反射在3-4个月消失,脑瘫患儿可能延迟消失;正常婴儿2-4个月出现拥抱反射,6个月左右消失,脑瘫患儿拥抱反射可能持续存在且表现异常。

    伴随症状

    智力障碍:约25%的脑瘫患儿智力正常,约50%有轻度或中度智力障碍,约25%有重度智力障碍。智力障碍的程度与脑瘫的严重程度往往有一定关联,严重的脑瘫患儿智力障碍发生率相对更高。

    语言障碍:约30%-70%的脑瘫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表现为发音不清、失语、语言表达困难等。例如,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说话迟缓等。

    癫痫:约30%-50%的脑瘫患儿合并癫痫,其中以痉挛型四肢瘫及偏瘫患儿发生率较高。癫痫发作可加重脑损伤,影响患儿的康复预后。

    视觉障碍:约25%-50%的脑瘫患儿有视觉障碍,常见的有斜视、眼球震颤、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影响患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认知。

    听力障碍:约10%-30%的脑瘫患儿存在听力障碍,影响患儿对语言等声音信息的接收,进而影响语言发育和社交能力。

    不同年龄阶段的脑瘫患儿表现有所不同,新生儿期可能表现为哺乳困难、哭声微弱或过于哭闹、肢体僵硬或松软等;婴儿期可能表现为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大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等;幼儿期和儿童期除了运动、姿势等问题外,还可能出现因运动障碍导致的骨骼畸形等问题,如脊柱侧弯等,同时在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也可能出现问题,如自卑、社交障碍等。对于不同性别的患儿,在表现上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一些伴随症状的发生率上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生活方式方面,不良的生活环境、缺乏早期的康复训练刺激等可能影响脑瘫患儿的症状表现和康复预后。有脑瘫家族史等病史的患儿,其脑瘫表现可能更具特殊性,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针对性的评估与干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