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手足口病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什么症状

2025年10月16日 18:04:26
病情描述:

手足口病什么症状

医生回答(1)
  • 刘倩筠
    刘倩筠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一般有发热、口腔疱疹溃疡及手、足、臀部斑丘疹疱疹等症状,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少数小于3岁患儿可进展为重症,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重症表现,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身体状况及时就医。

    一、一般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8℃左右,部分患儿体温会更高,发热可持续1-7天不等。一般来说,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发热相对更明显且持续时间可能稍长,这是因为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病毒的反应可能更强烈。

    口腔症状: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患儿常表现出拒食、流涎等情况。口腔内的疱疹可出现在舌、颊黏膜、硬腭等部位,开始为红色斑疹,很快发展为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例如,1-3岁的患儿由于语言表达相对有限,往往通过拒食、哭闹来表达口腔的不适。

    手部、足部、臀部皮疹: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皮疹可以是分散存在,也可呈集群分布。比如,手部皮疹可能出现在手指的背侧、手掌心等部位,足部皮疹常见于足底、脚跟等位置。

    二、不同年龄段的特殊表现

    婴儿期(0-1岁):婴儿可能不会准确表达身体的不适,除了发热、口腔疱疹、手足臀部皮疹外,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睡眠障碍等情况。由于婴儿的免疫系统更脆弱,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情况,需高度警惕重症手足口病的可能,因为婴儿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病情进展可能更为迅速。

    幼儿期(1-3岁):此阶段的幼儿开始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表达可能不够清晰准确。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会反复诉说口腔疼痛,在饮食上表现得非常挑剔,只愿意吃一些流质或半流质的软食。同时,由于活动能力相对增强,可能在皮疹出现后因瘙痒而搔抓,但要注意避免搔抓导致皮肤感染。

    学龄前期(3-6岁):该年龄段儿童症状相对典型,发热、口腔疱疹、手足臀部皮疹较为明显,一般精神状态相对较好,但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要考虑是否有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能,因为学龄前期儿童虽然相对较大,但也有发生重症脑炎等并发症的风险。

    三、重症手足口病的特殊症状

    少数患儿(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重症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例如,患儿可能突然出现频繁的呕吐,精神萎靡,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等情况。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年龄、免疫力等)而有所不同,家长们需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