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取什么穴位

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取什么穴位

2025年10月16日 15:25:45
病情描述:

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取什么穴位

医生回答(1)
  • 朱欣佚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向他提问

    腰椎间盘突出症拔罐需关注常用穴位及定位,包括腰部局部的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和下肢的环跳、委中、阳陵泉;还需注意人群差异,儿童、孕妇、老年人拔罐有不同要求,病情急性期和慢性期拔罐需谨慎;拔罐后要保暖且短时间内不宜洗澡,拔罐治疗需专业医生指导,依具体病情体质确定方案,不能自行盲目操作。

    一、常用穴位及定位

    1.腰部局部穴位

    肾俞穴:定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穴与肾脏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存在肾虚等因素,刺激肾俞穴有助于从根本上调节机体状态,从中医理论角度认为可补益肾气,对于因肾虚导致的腰部筋骨失养等情况有一定调理作用。

    大肠俞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肠与腰部相关,该穴位对于腰部经络气血不畅、大肠功能失调引发的腰部病症有调节作用,可促进腰部气血运行,缓解腰部疼痛等不适。

    腰阳关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腰阳关是阳气通行的关卡,刺激腰阳关可振奋阳气,温通腰部经络,对于寒湿凝滞或阳气不足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相关腰部疼痛等有改善作用。

    2.下肢相关穴位

    环跳穴: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环跳穴属于足少阳胆经,该穴位对于下肢的经络气血运行有重要调节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刺激环跳穴可疏通下肢经络,缓解下肢的疼痛、麻木等不适。

    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有“腰背委中求”之说,对于腰部及下肢的病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部及下肢的疼痛、酸麻等症状。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八会穴之筋会,刺激阳陵泉可调理筋骨,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部及下肢的筋骨不利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恢复下肢的正常活动功能。

    二、拔罐操作注意事项

    1.人群差异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儿童中相对少见,若有特殊情况需拔罐,操作时要格外轻柔,拔罐时间不宜过长,防止造成皮肤损伤,因为儿童的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过度拔罐易引起皮肤瘀斑等情况。

    孕妇: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一般不宜拔罐,因为拔罐可能会对子宫产生一定刺激,有引发宫缩等风险,影响胎儿安全。

    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拔罐时要注意负压不宜过大,防止造成局部皮肤损伤或加重骨骼相关问题,且老年人的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更要密切关注拔罐后的皮肤反应。

    2.病情因素

    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腰部及下肢疼痛剧烈,局部有明显炎症反应时,拔罐需谨慎,一般不建议立即进行拔罐治疗,防止加重局部炎症水肿等情况。

    慢性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期,可适当进行拔罐治疗来促进腰部及下肢气血运行,缓解疼痛等症状,但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调整拔罐的频率和力度等。

    3.拔罐后护理

    拔罐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因为拔罐后毛孔处于开放状态,受凉易导致外邪入侵。

    拔罐后短时间内不宜洗澡,防止水湿之邪通过开放的毛孔侵入机体。

    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取穴位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综合因素来确定最终的穴位选取及拔罐操作方案,不能自行盲目操作,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不良后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