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要不要吃消炎药问
宝宝发烧要不要吃消炎药
-
宝宝发烧时,并非一律用消炎药,细菌感染致烧可能需用合适抗生素,病毒感染等非细菌感染及非感染性因素致烧用抗生素无效;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等非药物干预;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一般情况,婴儿及有基础疾病宝宝发烧需特别谨慎处理,及时就医。
一、宝宝发烧时消炎药的使用情况
宝宝发烧时并非一概而论要吃消炎药。消炎药通常指抗生素,只有当发烧是由细菌感染引起时,才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而病毒感染等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烧使用抗生素无效。
(一)细菌感染导致发烧时抗生素的应用
当宝宝因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表现为高烧、扁桃体化脓等)、肺炎(有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部分可闻及肺部啰音)等情况发烧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要依据具体的细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会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必须由医生根据患儿的病情、药敏等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及选用何种抗生素,家长不能自行给宝宝滥用抗生素。
(二)非细菌感染导致发烧时抗生素的不适用情况
1.病毒感染:多数宝宝的发烧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如常见的幼儿急疹(一般是6-18个月宝宝,突发高烧,持续3-5天后热退疹出)、普通感冒(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等,此时使用抗生素是没有作用的,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缓解发烧症状,还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等不良后果。
2.非感染性因素:一些非感染性因素也可引起宝宝发烧,如川崎病(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表现为持续高烧5天以上,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手足硬性水肿等),这种情况使用抗生素也是无效的,需要使用丙种球蛋白等针对性治疗。
二、宝宝发烧时的非药物干预及观察要点
(一)非药物干预
1.物理降温:对于体温未超过38.5℃且精神状态较好的宝宝,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松散衣物,利于散热;用温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但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腹部等敏感部位。
2.补充水分:鼓励宝宝多喝温水,因为发烧时宝宝通过皮肤和呼吸丢失的水分增多,多喝水可以防止脱水,也有助于体温的下降。
(二)观察要点
1.体温变化:密切监测宝宝的体温,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体温,观察体温是呈上升趋势、持续高热还是逐渐下降等情况。如果宝宝体温持续超过38.5℃,或者体温反复升高,需要及时就医。
2.一般情况: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有无咳嗽、呕吐、腹泻等其他伴随症状。如果宝宝精神萎靡、食欲差、伴有频繁呕吐、剧烈咳嗽等情况,不管体温如何,都应及时就医。对于小婴儿(3个月以下),由于其病情变化较快,即使只是轻微发烧,也需要及时就诊,因为小婴儿细菌感染等情况可能不典型,但病情发展可能较为迅速。
三、特殊人群(宝宝)发烧时的特别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12个月),发烧时更要谨慎处理。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烧时病情变化可能更快。如果婴儿发烧,家长不要自行给婴儿使用成人的退烧药等,应及时带婴儿就医。同时,要注意婴儿的保暖情况,既不能包裹过严导致散热不良使体温进一步升高,也不能让婴儿着凉加重病情。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发烧时,因为其心功能可能相对较弱,发烧会增加心脏负担,更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就医,由医生综合评估病情并进行相应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