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扁桃体上有白色米粒状疙瘩是怎么回事

扁桃体上有白色米粒状疙瘩是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16日 16:24:47
病情描述:

扁桃体上有白色米粒状疙瘩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左可军
    左可军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扁桃体上出现白色米粒状疙瘩常见于扁桃体结石、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角化症。扁桃体结石因扁桃体上隐窝阻塞等形成,可通过漱口或手术取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由病原菌感染致隐窝有脓性渗出物,需休息、抗感染治疗;扁桃体角化症与真菌感染等有关,无症状者观察,有症状者局部用药。发现后应及时就医,通过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处理时需考虑患者年龄等因素。

    一、扁桃体上出现白色米粒状疙瘩的常见原因

    (一)扁桃体结石

    1.形成机制:扁桃体结石多发生于扁桃体上隐窝中,长期处于阻塞状态,分泌物引流不畅,导致干酪样物积聚,致不易溶解的钙、镁等无机盐沉积而成结石。其核心可为小异物、脱落的上皮细胞或细菌等。

    2.好发人群及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青少年及成年人相对常见。患者可能感觉咽部有异物感,偶尔会咳出白色米粒状且有臭味的物质,有时可无明显症状。

    (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1.病因及病理: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菌感染引起。炎症发生时,扁桃体隐窝内会有大量白细胞、细菌、脱落上皮细胞等聚集,形成白色或黄白色的脓性渗出物,可呈米粒状。

    2.临床表现:患者多有咽痛、发热等症状,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有白色或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有时可融合成片形成假膜,但假膜不易擦去,若强行擦去易引起出血。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尤其是抵抗力较低时易发病。

    (三)扁桃体角化症

    1.发病原理:可能与真菌感染、局部慢性炎症刺激等有关。扁桃体隐窝口的上皮过度角化,形成白色尖形砂粒样物,触之坚硬,不易擦拭掉。

    2.好发情况:多见于青年,病程进展缓慢,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咽部不适、异物感等。

    二、相关检查及诊断要点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扁桃体的大小、颜色、表面情况等,比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明显充血肿胀,有脓性分泌物;扁桃体结石可在扁桃体隐窝处看到白色颗粒样物等。

    (二)实验室检查

    对于考虑细菌感染引起的情况,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检查,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有细菌感染可能;必要时还可进行咽拭子培养,以明确病原菌种类。

    三、处理及注意事项

    (一)扁桃体结石的处理

    1.较小结石:可让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有时较小的结石可随漱口时的水流自行排出。

    2.较大结石或反复出现结石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操作下用镊子取出结石,对于反复发生扁桃体结石且症状明显的患者,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

    (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处理

    1.一般治疗:患者需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

    2.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类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链球菌感染常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但需注意患者有无青霉素过敏史等情况。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等调整剂量,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三)扁桃体角化症的处理

    1.无症状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

    2.有症状者:可考虑局部应用药物治疗,如使用腐蚀剂等,但需由专业医生操作,同时要注意观察局部反应,儿童由于皮肤黏膜娇嫩,操作时更要谨慎小心。

    总之,当发现扁桃体上有白色米粒状疙瘩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不同病因导致的情况处理方式不同,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以确保合理有效的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