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如何预防噪声性耳聋和突发性耳聋

如何预防噪声性耳聋和突发性耳聋

2025年10月16日 19:43:31
病情描述:

如何预防噪声性耳聋和突发性耳聋

医生回答(1)
  • 左可军
    左可军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预防噪声性耳聋需控制噪声源(如改进设备结构、安装消声器等降低噪声强度)及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使用耳塞或耳罩、限制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预防突发性耳聋要避免头部外伤、控制情绪波动、合理用药(慎用耳毒性药物)、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

    一、预防噪声性耳聋

    (一)控制噪声源

    在工作场所等环境中,对于产生噪声的设备,可采用改进设备结构、安装消声器等措施来降低噪声源的噪声强度。例如,工厂里的机器设备通过技术升级,使其运转时产生的噪声降低,这在很多工业卫生相关研究中被证实是有效的降噪方法,能从源头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二)个人防护措施

    1.使用耳塞或耳罩:在噪声环境中工作或活动时,佩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是常见的防护手段。专业的耳塞可以有效阻隔一定强度的噪声传入耳朵,耳罩则能更全面地遮挡耳部,阻挡噪声。例如,在建筑工地、音乐会现场等噪声环境中,正确佩戴耳塞或耳罩能显著降低噪声对听力的损伤风险。对于儿童来说,要选择适合儿童耳道尺寸且舒适的儿童专用耳塞或耳罩,确保防护效果同时保证佩戴的舒适性,避免因佩戴不舒适而影响正常活动。

    2.限制暴露时间:根据噪声的强度,合理限制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一般来说,噪声强度越高,允许的暴露时间应越短。例如,在85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建议暴露时间不超过8小时;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暴露时间应限制在4小时以内等。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限制暴露时间的标准可能略有不同,儿童由于耳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应严格控制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

    二、预防突发性耳聋

    (一)避免接触突发性因素

    1.防止头部外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头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头部外伤可能会影响耳部的血液循环或导致耳部结构损伤,从而增加突发性耳聋的发生风险。例如,在进行一些高风险活动如激烈的体育运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防护,儿童在玩耍时也要有成人看护,避免头部受伤。

    2.控制情绪波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研究表明,情绪剧烈波动可能会引起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内耳血管痉挛,影响内耳的血液供应,进而增加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几率。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应注重情绪管理,儿童可能因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情绪,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儿童保持稳定情绪;成年人则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如运动、冥想等缓解工作生活中的压力,稳定情绪。

    3.合理用药:某些药物可能具有耳毒性,使用时需谨慎。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药物可能会损害听力。在使用这类药物前,要详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对于有听力障碍家族史或本身听力较为敏感的人群,在用药时更要格外小心,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对耳毒性药物更为敏感,应尽量避免使用有耳毒性的药物,如必须使用,需在医生密切监测下进行。

    4.控制基础疾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病情。例如,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可能会影响内耳的血液循环,增加突发性耳聋的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时,可能会引起微血管病变,波及耳部血管,导致突发性耳聋。因此,这类人群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规律服药,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将基础疾病控制在良好状态,从而降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几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