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虚的推拿手法问
调理脾胃虚的推拿手法
-
针对脾胃虚的推拿调理方法包括摩腹(以肚脐为中心环形摩动,促进脾胃运化)、揉中脘(按揉中脘穴健脾胃调阴阳)、按揉足三里(按揉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推脾经(小儿拇指桡侧缘推脾经增强运化)、捏脊(俯卧位捏脊调节脏腑功能),调理时需注意不同人群手法力度和时间,严重时应及时就医,推拿可作辅助治疗。
一、摩腹
1.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用掌面或四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做环形摩动。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次,操作时间约5-10分钟。
2.作用及原理:通过摩腹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摩腹能够刺激肠道蠕动,改善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如儿童脾胃虚,摩腹可以缓解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对于成年人脾胃虚,同样能起到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
二、揉中脘
1.操作方法: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操作者用拇指或掌根按揉中脘穴,按揉时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1-3分钟。
2.作用及原理: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揉中脘可以健脾胃、调阴阳。研究表明,揉中脘能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增强胃的蠕动和排空功能。在儿童脾胃虚的情况中,揉中脘可以有效改善消化不良等问题;对于成年人脾胃虚导致的胃痛、胃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按揉足三里
1.操作方法: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患者可采取坐位或卧位,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足三里穴,每次按揉1-3分钟,力度以产生酸麻胀感向足部放射为佳。
2.作用及原理: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按揉足三里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功效。从生理机制上讲,按揉足三里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脾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对于不同年龄层的脾胃虚人群,儿童按揉足三里有助于促进生长发育,增强脾胃功能;成年人按揉则能改善因脾胃虚引起的倦怠乏力等症状。
四、推脾经
1.操作方法:脾经位于小儿拇指桡侧缘。操作者用拇指螺纹面从患儿拇指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脾经,每次推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推脾经对于小儿脾胃虚有较好的调理作用。小儿推拿中推脾经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促进消化吸收。因为小儿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通过推脾经这种推拿手法,能够调节脾胃的气血运行,改善小儿脾胃虚导致的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问题。
五、捏脊
1.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双手半握拳,食指半屈,用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尾骨处;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自尾骨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反复捏脊3-5遍。
2.作用及原理:捏脊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对脾胃虚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它能刺激背部的膀胱经,而膀胱经与脾胃的脏腑气血相通,通过捏脊可以促进脾胃的气血运行,增强脾胃的功能。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捏脊有助于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脾胃虚引起的各种不适;成年人捏脊也能缓解因脾胃虚导致的身体疲劳、消化不良等症状。
在进行推拿调理脾胃虚时,需要注意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调整手法的力度和操作时间。例如,儿童皮肤娇嫩,手法要轻柔;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法也不宜过重。同时,如果脾胃虚的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推拿手法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