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牛皮癣的临床特点问
副牛皮癣的临床特点
-
副牛皮癣分为斑块型、点滴型、苔藓样型和痘疮样型(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各型有不同好发人群、部位、皮疹特点及组织病理特点,需与银屑病、毛发红糠疹、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鉴别,银屑病有Auspitz征等特点,毛发红糠疹有毛囊性丘疹等表现,皮肤T细胞淋巴瘤病情进展等有差异。
一、临床表现
(一)斑块型副牛皮癣
1.好发人群及部位:多见于中青年,男女均可发病,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
2.皮疹特点:皮疹为边界清楚的斑块,直径一般为2-10cm左右,颜色可为淡红色、黄红色或淡褐色,浸润较轻,表面有细薄鳞屑,无点状出血现象,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瘙痒,病程慢性,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
(二)点滴型副牛皮癣
1.好发人群及部位:常见于青少年,好发于躯干及四肢,也可累及颈部、面部等。
2.皮疹特点:皮疹为多发性淡红色或红褐色针头至指甲大小的丘疹、斑丘疹,表面有细薄鳞屑,类似银屑病的点滴状皮疹,但鳞屑较薄,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轻度瘙痒,病程相对较短,但也有迁延不愈的情况。
(三)苔藓样型副牛皮癣
1.好发人群及部位:多见于中年男性,好发于颈部两侧、躯干、四肢及乳房处。
2.皮疹特点:皮疹为扁平小丘疹,呈苔藓样变,颜色为淡红色或暗红色,表面有细薄鳞屑,可融合成网状斑片,患者可有轻度瘙痒,病程慢性。
(四)痘疮样型副牛皮癣(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1.好发人群及部位: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躯干、上肢,也可累及颈部、面部,偶见于下肢。
2.皮疹特点:皮疹为多样性,包括红色丘疹、丘疱疹、水疱、脓疱,部分可坏死、结痂,皮疹可在数周内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斑,也可反复发作,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二、组织病理特点
(一)斑块型副牛皮癣
表皮有轻度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棘层轻度肥厚,表皮突轻度延长,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呈带状或围管性分布。
(二)点滴型副牛皮癣
表皮轻度角化过度,棘层轻度肥厚,表皮突轻度延长,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三)苔藓样型副牛皮癣
表皮萎缩,角化过度,棘层变薄,表皮突消失,真皮上部有带状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噬黑素细胞。
(四)痘疮样型副牛皮癣(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表皮可见角化不全,棘层坏死,可见灶性细胞凋亡,形成水疱或脓疱,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可见核尘及红细胞外渗。
三、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
(一)与银屑病鉴别
银屑病的皮疹一般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块,表面有较厚的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组织病理上有银屑病特有的表皮角化不全、Munro微脓肿等表现;而副牛皮癣一般无点状出血现象,鳞屑较薄,组织病理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二)与毛发红糠疹鉴别
毛发红糠疹的皮疹为毛囊性丘疹,表面有糠状鳞屑,同时伴有掌跖角化过度,皮疹常从手指第1、2节背侧开始,组织病理上有特征性的毛囊角栓等表现;副牛皮癣的皮疹特点与之不同,可通过皮疹形态及组织病理进行鉴别。
(三)与皮肤T细胞淋巴瘤鉴别
皮肤T细胞淋巴瘤有些类型在早期可能与副牛皮癣相似,但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病情进展相对较快,皮疹形态可逐渐发生变化,组织病理上有异形淋巴细胞等更典型的淋巴瘤表现,可通过长期随访及多次组织病理检查等进行鉴别。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