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危害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危害

2025年10月16日 15:20:49
病情描述: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危害

医生回答(1)
  • 夏寅
    夏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向他提问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有多种危害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包括出血风险(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儿童术后情绪等需关注)、感染风险(易致发热等,小儿风险更高)、气道梗阻风险(较少见,需观察呼吸)、对免疫功能影响有争议、吞咽及语言功能影响(短期吞咽难,语言可能变化),特殊人群中婴幼儿耐受差风险高、有基础疾病患儿风险增加、女性经期手术需避开经期。

    感染风险

    术后感染是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常见的危害之一。手术创面暴露在口腔环境中,口腔内存在大量细菌,容易导致创面感染。感染可表现为发热、局部红肿、疼痛加剧等症状。如果感染未能及时控制,可能引起全身感染扩散,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更高,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有无感染征象,如体温变化、创面局部情况等,必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气道梗阻风险

    虽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可能出现气道梗阻。原因可能是术后创面肿胀明显、局部渗血形成血肿等,导致气道狭窄。尤其是对于本身存在气道狭窄基础疾病的患儿,如患有哮喘等疾病的儿童,术后气道梗阻的风险可能增加。需要密切观察患儿术后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是否有呼吸困难的表现等,一旦出现气道梗阻迹象,需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清除气道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等。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争议

    目前对于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存在一定争议。腺样体和扁桃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在儿童时期具有重要的免疫防御功能。切除后短期内可能会对局部免疫产生一定影响,有研究表明,术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随着时间推移,机体其他免疫器官可能会逐渐代偿部分免疫功能。不过对于患有严重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已经严重影响呼吸、进食等功能的患儿,其免疫功能受疾病本身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此时权衡手术获益和免疫功能可能的短期波动是关键。对于儿童患者,特别是婴幼儿,由于其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更需要谨慎评估手术对免疫功能的潜在影响。

    吞咽及语言功能影响

    术后短期内患儿可能会出现吞咽疼痛,导致吞咽困难,从而影响进食。患儿可能会因为害怕疼痛而拒绝进食,进而影响营养摄入。在语言功能方面,腺样体肥大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语音共鸣,切除腺样体后,部分患儿的语音共鸣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变化,但一般随着创面恢复和机体适应,语言功能会逐渐恢复正常。对于学龄期儿童,语言功能的恢复尤为重要,需要关注患儿术后的吞咽和语言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和语言康复指导(如果有需要)。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婴幼儿机体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对手术创伤的耐受能力较差,术后发生出血、感染、气道梗阻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更高。在围手术期需要更加精细的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有基础疾病患儿:如果患儿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免疫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会进一步增加。例如合并哮喘的患儿,术后气道反应性可能增高,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气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儿,需要评估手术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确保手术安全。

    女性患儿经期:女性患儿如果在经期进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手术,术中出血可能会相对增多,术后感染风险也可能增加,因此一般建议避开经期进行手术。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