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耳耵聍清洗的方法

耳耵聍清洗的方法

2025年10月16日 19:37:58
病情描述:

耳耵聍清洗的方法

医生回答(1)
  • 王涛
    王涛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耳耵聍清洗有温水冲洗法(适用于耵聍松软未完全堵塞外耳道者,操作时注意人群及禁忌)、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冲洗法(适用于较硬耵聍,浸泡需时间且注意特殊人群)、耵聍钩取出法(适用于部分较硬未完全充满外耳道耵聍,操作需避免损伤),操作前后都有相应注意事项,包括操作前准备患者和器械,操作中避免损伤及监测患者反应,操作后保持耳部清洁干燥并观察异常。

    一、耳耵聍清洗的常见方法

    (一)温水冲洗法

    1.适用情况:适用于耵聍较松软且未完全堵塞外耳道的情况。一般适用于成年人及能配合的儿童。

    2.操作步骤:让患者侧头,患耳朝向医生,用37℃左右的温水,通过耳科专用的冲洗器,在外耳道后壁方向轻柔冲洗,水流速度不宜过快,力量适中,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将耵聍冲出。需注意,对于儿童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因不配合导致损伤。

    3.年龄与特殊人群考虑:儿童进行温水冲洗时,要安抚其情绪,确保其头部稳定,防止冲洗过程中头部晃动造成外耳道损伤。对于有耳部急性炎症、鼓膜穿孔等情况的患者不宜采用该方法。

    (二)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冲洗法

    1.适用情况:适用于较硬的耵聍,尤其是成团块状的耵聍。

    2.操作步骤:首先使用5%-10%的碳酸氢钠滴耳液,每天3-5次,每次滴入3-5滴,让药液充分浸润耵聍,一般需要浸泡2-3天,使耵聍软化。之后再采用温水冲洗法将软化后的耵聍冲出。对于儿童,滴药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药液流入咽喉引起不适。

    3.年龄与特殊人群考虑:婴幼儿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时要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婴幼儿外耳道黏膜较娇嫩,防止滴药过程中造成损伤。对于有鼓膜穿孔的患者,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浸泡耵聍时要注意避免药液进入中耳,以免引起中耳感染加重。

    (三)耵聍钩取出法

    1.适用情况:适用于部分较硬但未完全充满外耳道的耵聍。

    2.操作步骤:医生会在耳镜的直视下,将耵聍钩沿外耳道壁与耵聍之间轻轻插入,然后小心地将耵聍钩住并缓慢取出。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和鼓膜。对于儿童,由于其外耳道较窄且皮肤娇嫩,操作时需更加精细,耳镜的选择要合适,避免强行操作。

    3.年龄与特殊人群考虑:儿童进行耵聍钩取出时,要确保其安静配合,医生操作要轻柔准确。对于有外耳道狭窄、鼓膜穿孔等情况的患者,采用耵聍钩取出法要格外谨慎,防止加重局部损伤。

    二、不同方法的注意事项

    (一)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操作前要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缓解其紧张情绪。对于儿童,要安抚其情绪,使其保持头部稳定。了解患者的病史,如是否有耳部疾病、药物过敏史等。

    2.器械准备:确保使用的冲洗器、耵聍钩等器械消毒合格,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二)操作中注意事项

    1.避免损伤:无论是哪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都要时刻注意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和鼓膜。例如在温水冲洗时,水流方向要正确,不能直接冲击鼓膜;使用耵聍钩时要紧贴外耳道壁,避免钩破皮肤。

    2.监测患者反应:操作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如是否有疼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对于儿童,要观察其面色、表情等,若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操作。

    (三)操作后注意事项

    1.耳部清洁与观察:操作后要告知患者保持耳部清洁干燥,短期内避免进水。让患者观察耳部是否有疼痛、出血、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耳部的情况,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后续护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