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新生儿黄疸白眼珠发黄

新生儿黄疸白眼珠发黄

2025年10月16日 19:55:51
病情描述:

新生儿黄疸白眼珠发黄

医生回答(1)
  • 李欣
    李欣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新生儿黄疸会致白眼珠发黄,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多2-3天出现、程度轻等,病理性出现早、程度重等,病理性黄疸不及时处理可致严重后果,需观察监测,生理性一般增喂养,病理性可光疗、换血等,有高危因素新生儿要定期体检,异常及时就医保障健康。

    一、新生儿黄疸白眼珠发黄的原因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白眼珠发黄是其中一种表现。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过多,如红细胞数量多且寿命短、血红蛋白分解产胆红素多等;肝脏对胆红素摄取和结合能力不足,新生儿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低,使未结合胆红素摄取不足,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且含量不足,导致结合胆红素能力受限;以及肠肝循环特点,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可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再重吸收进入血循环。

    二、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特点

    (一)生理性黄疸

    1.出现时间: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

    2.黄疸程度: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一般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15mg/dl)。

    3.持续时间:足月儿生后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消退。

    4.一般情况: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症状。

    (二)病理性黄疸

    1.出现时间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程度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21μmol/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

    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黄疸持续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不消退,或黄疸退而复现。

    4.黄疸性质改变:黄疸转为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超过34μmol/L(2mg/dl)。常见原因有新生儿溶血病、感染(如败血症等)、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

    三、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一般对新生儿健康影响较小,随着时间推移可自行消退。但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处理,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出现智力低下、运动障碍、听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等后遗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四、观察与监测

    家长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白眼珠发黄的程度、范围以及黄疸出现和消退的时间等情况。同时,监测新生儿的一般状况,如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若发现黄疸出现时间早、程度重、进展快或消退延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五、干预措施

    (一)生理性黄疸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增加喂养次数,促进新生儿排便,从而加速胆红素的排出。

    (二)病理性黄疸

    1.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光疗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

    2.换血疗法:用于严重新生儿溶血病等导致的病理性黄疸,可快速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

    3.治疗基础疾病:如新生儿溶血病需进行相应的抗溶血治疗,感染引起的黄疸需积极抗感染治疗等。

    六、特殊人群(新生儿)的温馨提示

    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于黄疸情况需格外重视。家长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带新生儿进行体检,尤其是有高危因素(如早产儿、溶血病家族史等)的新生儿。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合理喂养,为新生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一旦发现异常黄疸表现,要及时带新生儿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