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问
儿童哮喘
-
儿童哮喘是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气道高反应性,有反复发作喘息等症状;病因含遗传及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过敏原、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被动吸烟;症状以反复发作喘息为主;诊断靠病史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变应原检测;治疗分非药物干预(避免过敏原、增强体质)和药物治疗(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等);预防需环境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健康监测。
一、定义
儿童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及清晨发作或加剧,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二、病因
(一)遗传因素
哮喘具有一定遗传倾向,若父母一方患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风险较普通人群增高,遗传因素可影响个体的气道反应性及对环境因素的易感性。
(二)环境因素
1.过敏原:屋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皮屑、霉菌孢子等是常见过敏原,儿童接触后易引发气道炎症反应。
2.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病毒感染可诱发儿童哮喘发作,感染可损伤气道上皮,导致气道高反应性。
3.空气污染:空气中的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可刺激气道,增加儿童哮喘发病风险。
4.被动吸烟:儿童接触二手烟可损伤气道黏膜,降低气道抵抗力,促使哮喘发生。
三、症状
(一)典型症状
反复发作的喘息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刺激性干咳,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较为常见,部分患儿可出现胸闷,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鼻翼扇动等,体格检查可闻及双肺弥漫性哮鸣音。
四、诊断
(一)病史与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患儿喘息等症状的发作频率、诱因(如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感染等)、发作时间规律等病史,体格检查观察呼吸频率、有无三凹征等肺部体征。
(二)肺功能检查
1.支气管舒张试验: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增加≥12%且FEV增加绝对值≥200ml,提示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持哮喘诊断。
2.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监测日内PEF变异率,若变异率≥20%,有助于辅助诊断哮喘。
(三)变应原检测
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明确患儿是否对常见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过敏,以指导避免接触过敏原。
五、治疗
(一)非药物干预
1.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单被罩以减少尘螨接触,避免儿童接触花粉、宠物等过敏原,雾霾天气时减少外出并佩戴口罩。
2.增强体质:鼓励患儿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需避免在过敏原浓度高的环境中剧烈运动,以增强呼吸道抵抗力。
(二)药物治疗
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为基础控制药物,如布地奈德等,通过吸入方式直接作用于气道,减轻气道炎症;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可快速缓解喘息症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低龄儿童用药需谨慎,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选择合适药物。
六、预防
(一)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减少室内尘螨、霉菌等过敏原;家庭中避免吸烟,减少儿童接触二手烟的机会。
(二)预防呼吸道感染
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从而减少哮喘发作诱因。
(三)健康监测
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定期进行健康监测,早期发现喘息等哮喘相关症状,及时干预,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障儿童健康。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