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蛔虫病

蛔虫病

2025年10月17日 13:30:29
病情描述:

蛔虫病

医生回答(1)
  • 张昊
    张昊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蛔虫病由似蚓蛔线虫经口摄入感染性虫卵致寄生于人体肠道或其他器官,幼虫移行期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成虫寄生期致腹痛等肠道表现及并发症,可通过粪便检虫卵或影像学诊断,用驱虫药治疗且需注意低龄儿童安全,预防要个人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卫生习惯、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消毒及关注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

    一、定义与病因

    蛔虫病是由似蚓蛔线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或其他器官引发的寄生虫病,主要因经口摄入感染性蛔虫卵所致,虫卵在人体内发育为幼虫并移行,或成虫寄生肠道产生病理影响。

    二、临床表现

    1.幼虫移行期表现: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引起发热、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痰中可带血丝,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成虫寄生期表现:成虫寄生于肠道可导致腹痛(多为脐周隐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或亢进、消瘦等,严重感染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3.并发症表现:如胆道蛔虫症(突发右上腹剧烈绞痛、辗转不安)、肠梗阻(出现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等,危及健康。

    三、诊断方法

    通过粪便显微镜检查发现蛔虫卵可确诊,若临床表现典型但粪便未检出虫卵,可结合影像学(如腹部X线等)辅助诊断,以排查并发症情况。

    四、治疗原则

    采用驱虫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阿苯达唑等,治疗需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基础上的药物使用,尤其需注意低龄儿童用药的安全性。

    五、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及成人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饮用生水,不食未洗净的蔬菜水果。

    2.环境管理: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对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减少蛔虫卵污染。

    3.特殊人群关注:孕妇感染蛔虫病时需谨慎选择驱虫药物,儿童是高发人群,需重点加强卫生习惯培养,避免因卫生行为不端增加感染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