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慢性细菌性痢疾灌肠时应取什么卧位

慢性细菌性痢疾灌肠时应取什么卧位

2025年10月17日 15:17:04
病情描述:

慢性细菌性痢疾灌肠时应取什么卧位

医生回答(1)
  • 李晓芳
    李晓芳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慢性细菌性痢疾灌肠通常取左侧卧位,因乙状结肠、直肠在盆腔左侧,此体位利药液与病变部位接触;儿童灌肠取左侧卧位要轻柔;老年人群要考虑其关节问题,缓慢轻柔摆放体位;有肠道手术史等特殊病史人群灌肠取左侧卧位要谨慎。

    1.选择左侧卧位的原因

    慢性细菌性痢疾灌肠时取左侧卧位,是因为乙状结肠、直肠位于盆腔的左侧,采取左侧卧位时,肠道的解剖位置使得药液更容易在肠道内保留,有利于药液与病变部位充分接触,从而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从解剖结构来看,人体的乙状结肠走向是从左下腹斜向右下,直肠则位于盆腔左侧,左侧卧位时,肠道的弯曲度有利于灌肠液在肠道内的分布。

    2.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科患者进行灌肠时取左侧卧位需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儿童的肠道相对娇嫩,左侧卧位时要确保体位摆放舒适,避免因体位不适导致患儿不配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型调整体位,保证灌肠管能够顺利插入且不会对儿童的肠道造成损伤。例如,对于婴幼儿,在摆左侧卧位时,要注意肢体的摆放姿势,既保证符合灌肠操作的解剖要求,又要让婴幼儿感觉舒适,减少因紧张或不适而引起的挣扎等情况。

    老年人群:老年人群进行灌肠取左侧卧位时,要考虑其身体的柔韧性和可能存在的关节问题。老年人群可能存在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在摆放左侧卧位时要缓慢、轻柔,避免因体位摆放不当引起老年人的关节疼痛或其他不适。同时,要确保左侧卧位的姿势稳定,防止在灌肠过程中老年人因体位移动而影响灌肠效果或导致意外情况发生。

    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肠道手术史或肠道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取左侧卧位灌肠时要更加谨慎。比如有肠道肿瘤手术史的患者,肠道的解剖结构可能发生了改变,左侧卧位时要密切关注灌肠操作对肠道的影响,防止因体位和灌肠操作刺激到手术部位而引起不适或其他并发症。此时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仔细评估和操作下进行灌肠,以确保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