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2025年10月17日 21:14:39
病情描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医生回答(1)
  • 贾伟
    贾伟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因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差异,下肢DVT最常见,表现为单侧下肢突然肿胀、疼痛等,不同人群表现有特点;上肢DVT相对少见,有单侧上肢肿胀等表现;其他部位如肠系膜、门静脉等DVT相对少见但病情可能严重,有相应消化道或肝脾等表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单侧下肢的突然肿胀,多发生在小腿、腘窝、大腿甚至整个下肢。肿胀的原因是血栓阻塞静脉回流,导致血液淤积。患者可伴有疼痛,尤其是在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剧,按压小腿肌肉时可出现疼痛(Homans征可能阳性,但该征特异性不高,阳性时需进一步检查)。皮肤颜色可能出现改变,如发红或发绀,温度也可升高。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下肢DVT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老年人下肢DVT可能因同时存在其他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肿胀程度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仍需重视。女性在妊娠期或产褥期由于生理变化,发生下肢DVT的风险增加,临床表现与非妊娠期类似,但需考虑到妊娠相关因素。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有下肢骨折等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下肢DVT,这些人群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表现时应高度警惕。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对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单侧上肢的肿胀、疼痛、皮肤发绀等。常见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回流障碍基础上发生血栓,或长期静脉置管、上肢外伤等情况。对于儿童上肢DVT,可能与血管畸形、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上肢肿胀、疼痛、活动时加重等;老年人上肢DVT可能与血管硬化、静脉炎等有关,临床表现相对隐匿。

    其他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如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等表现;门静脉血栓形成可出现肝大、腹水、脾大等表现。这些部位的DVT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