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小儿脑性瘫痪问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小儿脑性瘫痪
-
早期发现小儿脑性瘫痪需观察新生儿期表现,评估婴儿运动发育情况,关注姿势异常,留意反射异常,并定期带婴儿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尤其高危因素婴儿要加强随访监测。
评估婴儿运动发育情况
大运动发育:婴儿在不同月龄有相应的大运动发育指标。3个月时婴儿应能抬头,4-5个月会翻身,6-7个月会独坐,8-9个月会爬,1岁左右会站立行走等。如果婴儿在相应月龄不能达到这些运动发育指标,如3个月还不能抬头,就需要考虑可能存在脑性瘫痪的风险。
精细运动发育:婴儿的精细运动也有其发展规律,4-5个月时能伸手抓物,8-9个月会用拇食指捏取小物体等。若婴儿精细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也可能是脑性瘫痪的早期表现之一。
关注婴儿的姿势异常
婴儿在休息或活动时的异常姿势也有助于早期发现脑性瘫痪。例如,婴儿经常出现头偏向一侧、四肢肌张力异常导致的姿势不对称,如一侧上肢或下肢过度屈曲或伸直等情况。另外,部分脑性瘫痪婴儿会出现下肢交叉呈剪刀样姿势等异常姿势。
留意婴儿的反射异常
除了新生儿期的原始反射外,随着婴儿月龄增长,一些病理反射应该逐渐消失。如果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或者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病理反射,如2-3个月后握持反射仍存在、4个月后仍有紧张性颈反射等,都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发育异常,需进一步排查脑性瘫痪。
进行定期的儿童保健检查
家长应按照儿童保健的要求,定期带婴儿到儿童保健机构进行检查。儿童保健医生会通过全面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发育评估等,及时发现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通过专业的神经心理发育评估量表等工具,对婴儿的运动、认知、语言等多方面发育情况进行评估,一旦发现发育偏离正常水平,会进一步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明确是否为脑性瘫痪。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婴儿,如早产、低出生体重、有新生儿窒息史等的婴儿,更要加强随访和监测,因为这些高危因素的婴儿脑性瘫痪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