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2025年10月17日 19:10:55
病情描述: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医生回答(1)
  • 章希炜
    章希炜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主要因心脏栓子等阻塞动脉所致,老年人及有基础病者风险高,起病急骤突发剧烈腹痛等初期体征轻后续有消化道症状等,血管造影为诊断金标准CTA可助诊,确诊后尽早手术取栓,预后与栓塞时间范围相关,预防需基础病管理及健康生活方式调整。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主要因栓子阻塞该动脉所致,栓子多源于心脏,如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等使心腔内形成血栓,心脏收缩时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引发栓塞,也可由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等引起。年龄方面,老年人因心脏基础病等发生率较高;男性与女性发病风险无绝对显著差异,但有基础心脏疾病者风险更高;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发病可能;有房颤等基础病史者易出现栓子脱落致栓塞。

    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患者突发剧烈腹部绞痛且一般药物难以缓解,初期腹部体征相对较轻与严重症状不相符,随后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病情进展可致腹胀、便血,严重时出现休克表现。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需细致观察。

    三、诊断方法

    血管造影:为诊断金标准,可明确栓塞部位、程度等。

    CT血管成像(CTA):能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形态,助于发现栓塞部位。儿童等对辐射敏感人群需谨慎评估检查必要性。

    四、治疗原则

    确诊后尽早手术,如取栓术以恢复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手术选择综合患者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

    五、预后情况

    预后与栓塞时间、范围相关,栓塞时间越短、范围越小预后越好。年龄较大、基础疾病多者预后相对较差,治疗后需密切监测肠道功能等恢复状况。

    六、预防措施

    基础疾病管理:有心脏基础病(如房颤)者积极控制病情,规律服用抗凝等药物;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者控制血脂、血压等指标。

    生活方式调整: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减少吸烟等不良习惯。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老年人定期体检监测心血管状况,基础病史者严格遵医嘱治疗管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