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停止长高的三个征兆,家长要早发现早干预问
孩子要停止长高的三个征兆,家长要早发现早干预
-
儿童生长需关注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即半年内身高增长显著低于正常范围、第二性征过早出现即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或10岁前月经初潮、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骨龄超前即骨龄比实际年龄超前2岁以上,发现这些征兆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并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如性早熟的药物干预等。
一、生长速度明显下降
正常情况下,不同年龄段儿童有相对稳定的身高增长速率。学龄前儿童(3-6岁)每年身高增长应维持在5-7厘米,学龄期儿童(6岁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4-6厘米。若发现孩子半年内身高增长幅度显著低于此范围,如学龄前儿童半年身高增长不足2.5厘米,学龄期儿童半年增长不足2厘米,需警惕生长速度下降,这可能是生长潜能受限的早期信号。相关研究表明,生长速度持续低于正常范围与骨骼生长板提前闭合风险增加相关。
二、第二性征过早出现
对于女孩,若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10岁前月经初潮;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阴茎增粗等第二性征,提示可能存在性早熟。性早熟会导致体内性激素提前分泌,促使骨骼生长板过早闭合,从而限制最终身高。例如,女孩性早熟时,雌激素过早刺激骨骼,骨龄会快速增长,使生长周期缩短,最终身高可能低于遗传预测身高。临床数据显示,性早熟儿童较正常儿童平均最终身高矮5-10厘米。
三、骨龄超前
通过手腕部X线片评估骨龄是预测身高潜力的重要方法。正常情况下,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异应在±1岁范围内。若骨龄比实际年龄超前2岁以上,说明骨骼发育加速,生长板提前成熟,剩余生长空间减小,身高增长潜力受限。例如,实际年龄10岁但骨龄达12岁,意味着骨骼已提前进入快速成熟阶段,后续身高增长空间大幅缩减。研究发现,骨龄超前2岁及以上的儿童,最终身高往往低于预期。
家长需定期记录孩子身高,对比生长曲线,一旦发现上述征兆应及时带孩子就医,通过专业检查评估生长状况,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如针对性早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等,以最大程度保障孩子正常生长发育。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