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蛔虫病的措施有哪些问
防治蛔虫病的措施有哪些
-
蛔虫病防治需从控制传染源即定期对高发地区人群粪便检查并对阳性者用药、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到切断传播途径即教育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及确保饮食饮水安全,再到保护易感人群即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防治知识、针对儿童老人及特定职业人群加强防护等多方面综合开展以减少感染风险。
一、控制传染源
1.普查普治:定期对蛔虫病高发地区人群开展粪便检查,通过粪便病原学检测发现蛔虫卵阳性者,及时选用合适驱虫药物治疗,以减少传染源。例如在学校、农村等蛔虫病易聚集区域,定期组织人群进行粪便检测,对检测出的感染者进行药物驱虫。
2.管理粪便: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采用如沼气池发酵等方式,杀灭粪便中的蛔虫卵,防止虫卵污染环境进而传播蛔虫病。比如农村地区可推广沼气池建设,利用发酵过程中的高温等条件杀死蛔虫卵。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注意个人卫生:教育人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减少手上沾染蛔虫卵后经口进入人体的机会。因为蛔虫卵可能附着在手部,通过进食等行为进入消化道引发感染。
2.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扫厨房、卫生间等易滋生蛔虫卵的场所。确保饮食饮水安全,不饮用生水,不吃未洗净的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和水。
三、保护易感人群
1.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蛔虫病防治知识普及,提高不同人群自我防护意识。针对儿童群体,学校和家长可通过课堂讲解、宣传手册等方式普及知识,让儿童了解不注意卫生易感染蛔虫的道理;对老年人,提醒其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因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可能出现更严重健康问题;对从事粪便处理等易接触蛔虫卵工作的人群,进行卫生防护培训并配备防护用具。
2.特殊人群防护:儿童因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易感染蛔虫,需加强看护督促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老年人要依据自身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着重提醒饮食饮水卫生;从事特定职业易接触蛔虫卵的人群,要严格按照防护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职业暴露感染蛔虫。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