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低血糖的反应

低血糖的反应

2025年10月17日 14:41:12
病情描述:

低血糖的反应

医生回答(1)
  • 匡洪宇
    匡洪宇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低血糖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不同人群有不同反应,一般人群早期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表现,进展后有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症状;儿童反应多样需重点关注,长期或严重低血糖影响脑发育;老年人反应不典型,易被误判且后果严重;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除一般反应外,还需考虑基础病情,其纠正后易反跳性高血糖且处理需谨慎。

    一般人群:早期可能出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如心悸、手抖、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的症状,表现为精神不集中、躁动不安、认知障碍、抽搐甚至昏迷等。例如,有研究发现,约70%的低血糖患者会首先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相关症状,随后若未得到及时纠正,会逐步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儿童:儿童低血糖反应可能更为多样且需重点关注。幼儿低血糖时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喂养困难、嗜睡、易激惹等。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能会诉说头晕、乏力等不适,也可能出现与成人相似的手抖、出汗等表现,但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行为变化来识别低血糖情况。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或严重低血糖可能影响脑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

    老年人:老年人低血糖反应有时不典型,可能没有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而直接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脑血管意外等其他疾病。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可能存在减退,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降。而且老年人低血糖一旦发生,后果可能更严重,如可能导致跌倒、骨折等二次损伤,还可能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除了上述一般反应外,还需考虑其基础病情。比如正在使用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低血糖发生后可能因自身血糖调节机制被干扰,使得低血糖纠正后又容易再次出现反跳性高血糖等情况。并且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会改变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阈值等,使得低血糖的表现和处理需要更加谨慎。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