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多动症和好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和好动症的区别

2025年10月17日 21:24:30
病情描述:

多动症和好动症的区别

医生回答(1)
  • 周艳梅
    周艳梅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多动症是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与年龄发育水平不匹配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及冲动行为且症状持续超6个月影响学业社交等功能,需依专业量表符合DSM规定诊断,多见于学龄期男孩发病率高,需综合干预包括行为治疗及必要时用药物;好动症是正常儿童因活泼天性致活动量增多的正常生理现象,注意力集中时可专注感兴趣事物无明显注意力缺陷,活动具目的性无过度及冲动控制问题,基于儿童年龄发育特点诊断,各年龄段均可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主要通过引导儿童合理安排活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对无需特殊医疗干预。

    一、定义差异

    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与年龄发育水平不匹配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及冲动行为,症状持续存在且影响学业、社交等功能;好动症是正常儿童因活泼天性导致的活动量增多,属正常生理现象,无功能损害。

    二、临床表现区别

    (一)注意力方面

    ADHD患儿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学习、工作中易走神,如听课难专注、做作业易分心,且难以维持注意力完成任务;好动症儿童注意力集中时可专注于感兴趣事物,无明显学习、任务完成上的注意力缺陷。

    (二)多动冲动表现

    ADHD患儿有多动表现,如坐不住、频繁扭动、来回奔跑等,且冲动控制差,常打断他人谈话、未经允许抢答等;好动症儿童活动具目的性,如因探索需求活动,无过度且无冲动控制问题。

    三、诊断标准不同

    ADHD诊断需依据专业诊断量表(如Conners量表),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规定,症状持续超6个月且对学业、社交等多领域造成负面影响;好动症诊断基于儿童年龄发育特点,活动量多但不满足ADHD诊断标准。

    四、年龄性别影响

    ADHD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与神经发育性别差异等因素相关;好动症各年龄段儿童均可出现,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

    五、干预措施区别

    ADHD需综合干预,包括行为治疗,必要时遵医疗规范使用药物(如中枢兴奋剂等);好动症主要通过引导儿童合理安排活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来应对,无需特殊医疗干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